众所周知,我国虽拥有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但科技化水平较低,多数企业目前仍停留在“搬砖头、扎钢筋、浇混凝土、装模板”的手工作业水平。先进的智能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整体应用程度偏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难题。
近年来,农民工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年轻劳动力从事建筑行业的意愿正逐年走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8岁,比上年提高0.6岁;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4.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占比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万人,比上年下降1.8%。
就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建筑行业以往主要依靠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实现规模扩张的方式将难以为继,行业用工缺口、用工成本上升、用工安全等问题也将愈加凸显。5G时代,用智能科技为传统建筑行业赋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从0到1的突破,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引领行业变革
作为拥有29年地产开发经验的房企,碧桂园深谙工地施工痛点,早在年即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集中力量研发、生产、应用建筑机器人,把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实现建筑工程的精益建造。
短短几年时间内,博智林就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进行了全面的端到端规划及实践,并构建起了完整的全周期闭环。如今,博智林不仅已是全球首家尝试用机器人大规模、系统性地完成建筑施工工序的企业,更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博智林强大的研发团队。博智林现有核心研发人才超人,平均年龄30.6岁,团队包含人工智能、数字化、机器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各领域优秀人才。
不止于此,碧桂园还与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相继成立了清华大学-博智林机器人联合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东北大学佛山机器人学院等机构,围绕机器人核心部件、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技术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政府科技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开发平台建立及其相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为了让“机器人建房”的梦想照进现实,碧桂园近年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建筑机器人研发,当前,博智林基于模糊自适应的运动控制算法、智能视觉传感器、机器人集群作业规划与调度系统、建筑机器人作业仿真系统等研究,填补了世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在施工质量的智能化评判、建筑的大数据治理、智慧工地的监管等行业细分领域,博智林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从数字上也可窥见博智林的科研实力。据悉,截至年10月底,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项,获授权项。相关研发产品相继斩获中国专利奖、IDEA奖、IF设计奖、红点奖、红星奖、金芦苇奖等多个权威奖项,备受业内认可。
机器人上岗建房,让“搬砖”成为高科技
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曾在不同场合提及,希望建房过程中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过去是工人在地盘走来走去,未来是机器人在地盘走来走去,我们像生产汽车一样在工地生产我们的房子”杨国强称。
如今,这一愿景正在成为现实。据悉,利用建筑机器人完成危险系数高、操作繁复的工序,目前已在碧桂园的不少项目中成功施行并具备了成熟的落地经验。
以外墙底漆喷涂机为例,这款用于高层建筑外墙面的自动喷涂作业机器人,最大喷涂效率可达m/h。而在此之前,要完成高层外墙底漆的涂刷作业,需要从高处挂下一个吊篮,建筑工人们就在吊篮中工作,这存在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并且,一旦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就只能停止作业。有了外墙底漆喷涂机后,高墙喷涂便可以交给机器人来完成,工人们再也不用爬到高处施工,这既有效保证了建筑安全,又大大提高了喷涂效率。
“扬尘少了很多,磨得快,还很干净!”在凤桐花园地下车库作业现场,一名工人在平板电脑上一键下发任务,高约1.7米的地坪研磨机器人随即开启自主作业,遇到柱子等障碍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转向,地面在下方磨盘打磨下很快变得光滑如镜面,沙尘被全部收进后方的集尘袋中,再也看不到灰尘弥漫的场景。
这是地坪研磨机器人的智能化工作场景。焦点财经获悉,以往需要3-4名工人连续工作8小时才能完成的㎡施工面积,现在利用地坪研磨机器人只需要1个人、7个小时即可完工,效率提升了近3倍。
一台粉嫩、胖乎乎地的楼层清洁机器人在海口美舍仕家项目2号楼4层候命。随着操作员点击系统发出指令,在清脆的“滴”声之后,这台清洁机器人进入了作业模式,有规律地清扫起地面,小石块、尘土都被轻松吸入“腹内”。
这个“粉胖子”是年年底碧桂园海南区域引进的机器人“工友”中的一位。原本工地上需要五六个人干的活现在仅凭一“机”之力就能完成,而且施工标准、高效。
据悉,楼层清洁机器人只需要技术员导入提前规划好的房间清扫线路,便可自动工作,操作员只需处理换电池、遇障碍报警等情况即可。以整层建筑面积平方米计算,一名工人手动清扫要十个小时,机器人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即能完成,效率提升了4倍。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建筑机器人不仅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也更能提升工地施工安全,可以避免粉尘、噪音、高温等对工人造成的危害。上述智能施工场景只是博智林旗下建筑机器人日常作业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截至年10月底,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个项目;累计交付超台,累计应用施工超万平米。
不止于此,博智林当前还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1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应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并形成了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在这些新产品相继落地后,博智林旗下的建筑机器人仍有望在工地上开辟出更加美好的场景。
与此同时,博智林所研发的BIM数字化产品也已上线应用。据悉,截止年8月,博智林旗下数字勘察系统、BIM集成设计系统、BIM成本算量系统、BIM材料用量系统、BIM虚拟建造系统、BIM计划排程系统、BIM智慧工地系统、BIM智慧运维系统等产品均已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策划、施工管理、运维等阶段试点应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整体来看,博智林的智能建造之路走的非常扎实。如今,机器人建房在碧桂园早已不是梦想,而随着博智林的持续发力,一场脚踏实地的建筑领域的智能变革,正在悄然开启。
本文源自焦点财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