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BIM技术应用方兴未艾。这种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等项目全过程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正在掀起一场建筑业的技术变革。
一、提高沟通度与协作度
数字BIM模型允许共享、协作和版本控制,而纸质绘图却无法做到。利用BIM解决方案,公司不再需要手动创建和协调图纸,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生成项目文档。
借助诸如Autodesk的BIM等云端工具,BIM协作可以无缝地跨越项目内的所有部门,允许团队共享项目模型并协调规划。
同时,借助云端工具,项目团队可以在现场和移动设备上查看图纸和模型,可以实时访问最新的项目信息,也就是说BIM技术使得项目团队在各个方面提高了沟通度和协作度。
二、基于模型的成本估算、实现精确的成本管控
许多建筑公司都意识到,在规划阶段,准确的成本估算至关重要,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变更又难以高效控制,这促进了5DBIM的快速发展。
5DBIM将工期进度与成本估算加入到传统的3D建模,使建筑项目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例如AutodeskRevit和BIMDoc等BIM工具可以自动完成成本量化的耗时工作,使估算人员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因素分析,例如识别施工组件和保理风险等。
某典型案例分析支模时才发现坡道平台与结构墙发生碰撞,平台净高不足。假设没有BIM提前预警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会有两种解决办法:
出设计变更,让设计院重新设计并计算梁,改变梁高;这个方式的成本计算很简单,把拆掉的工作量成本和重做的成本合并起来,加上工人的成本就可以,这个得出来的成本总计是.00元。
砸梁之后在该位置进行加固(凿除此部分的梁与部分板后增加上反梁);这种方式得出来的成本也可以计算,这种方式的成本总计是.62元。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施工之后发现喷淋管和结构剪力墙碰撞,施工之后发现楼层净高不够;同样的这种碰撞错误也可以统计出来成本,分别是元和元不等。我们分别把碰撞问题分类,并且统计数量,最后得出来的虚拟成本数字是万元。这还没有考虑进度延误引起的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由此可以看出,BIM的提前预警和协同共享的价值所在。
三、施工前项目的可视化
使用BIM工具,设计人员可以在施工前期,通过可视化方式预览整个项目。
利用模拟和3D可视化,允许客户体验建筑空间设计,以便在施工前进行修改。这种施工前的预检查和预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费时费力的项目变更。
四、使得建筑工地更安全,提高建筑质量
BIM有助于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发现潜在的危险所在,并通过可视化和现场规划来避免物理伤害。
同时,视觉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有助于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工人安全。
除此以外,BIM可以直接提升建筑质量。通过共享的BIM工具,具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成员可以与项目所有阶段的建设者一起工作,从而更好地控制围绕设计执行的技术决策。
在开工之前发现建筑结构的缺陷。通过使用可视化,更容易的选择更好的设计美学,例如将自然光的流动引入到建筑设计中。然后,在施工过程中,利用现实捕捉技术来提高精度。
BIM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方式,是一种全新设计方式。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得建筑行业能高效地完成复杂的全过程工程管理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