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对于智慧政务大厅的设计改造,政务人既要当包工头又要当厅长,面对各地的大厅既要重新装修又要符合改革潮流,如何完成好这些首要任务,做一个合格改革操盘手,就是今天分享内容的重点。
经过一窗研究院对(包括港澳台)个地区的走访调研,对于政务大厅,有三个层面的理解:首先,政务大厅本身只是一个冰冷的建筑,但在这个建筑的基础上被政府冠以“行政服务中心”之名,被赋予了政务集中到位的使命;第二,政务大厅是政府权力单元与城市居民交流互动不可缺少的实体场所,被赋予政务服务的名片;第三,政务大厅被冠以”智慧大厅“之名,作为各地改革政绩的载体。
政务大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革,从原先的门市部办公间变为以木质结构为主导的大厅,再从木质结构的大厅变到钢筋混凝土异形结构延展性框架,这都展现出建筑群的智慧,使得政务大厅越来越具有辨识度和形象感。预测下一步的政务大厅的发展要以智慧为导向,使得政务大厅更加有温度,这是改革操盘手当下应该做的最务实的任务。
但在政务大厅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第一,追求外在标新立异。建筑规划院作为建筑实施的主体,只负责建筑物的整体实施,但是他们目前整体的规划趋势在追求标新立异的同时没有考虑业务赋能的关联在哪里,引人深思。
第二,现场管理缺失引发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家可能很少有建设或规划部门的工作经验,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大厅建设项目在管理施工时,非常需要专业人员来做建设或规划部门这件事。施工过程中,也是状况频出,除了基本的施工摆设不到位,还有强弱电混在一起的现象,那施工管理时怎么确保找来的施工方是最合适的呢,这也是大厅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大厅里很多高大上抓人眼球的设备,但是使用效率却很低,一味地被堆砌。无论机器人还是美式装备,大厅里一装就是一大堆,这些设备到底有没有被业务赋予职能,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第四,繁琐交付却周期难控。面面俱到的各类厂商是包工头需要一一打交道的,物业、安保、办公、标识、装修、工装、文化墙、监控,这些都是大厅建设过程中要面对的,怎么能够实现大厅管理的周期有效性呢?
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几个建议:
首先,我们要知道智能建筑的规范在哪里,从建筑设计的通则到无障碍、人防、汽车库、建筑照明等整体规范,这是面上知情要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要对建设建筑过程中有一个全流程的认知,从最开始的建筑规划、结构设计、智能化设计、景观设计等后续组织并施工交付到位,满足可以领包入住,这样包工头的角色才算履行完成!
智慧建筑流程全景特别强调一点,智慧建筑需要工艺运营、设计,也就是在前期整体建筑和信息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政务服务进行赋能,围绕国家提出的“一号、一窗、一网、一门、一次”以及人文感的融合,赋予建筑整体温度。
第三步,智慧建筑需要面上知晓基础参数,主要涉及五大类参数,包含交通参数,如停车位,有没有充电停车位,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多,设计过程中如果遗漏了这一点,对于办事群众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公共空间参数,边界是否清晰,通透性怎么样;人文整体参数,是否具备母婴室等人文关怀功能及整体人流量分析;其次还有公共服务参数和基础技术经济参数。
基于前面的讲解,希望改革操盘手作为包工头,在后面政务大厅设计改造的工作里做到两点。
第一,细致入微,预防被坑。从规范角度和流程角度了解大厅如何从一砖一瓦建立起来,并做到勤加管理。第二,业务驱动促运行。建设好的大厅不是一幢冰冷的建筑物,它被赋予职能性所以要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确保不会出现“建成既落后或难题”的局面。
改革操盘手作为包工头,工作过程中怎么进行工艺运营设计,应分三步走:
首先什么叫工艺运营设计,工艺运营设计是基于业务梳理来实现人流、设施、信息化三位一体动线融合,到达“一号、一门、一网、一窗、一次”的目标。
其次业务驱动下的工艺运营设计依据数字科学测量,避免重复投资,实现大厅、人、事、物”的融合为一。
最后,改革的操盘手作为包工头在建设大厅的过程中要积极面对问题,通过对大厅里的人、事、物的统一设计和动态管理来实现大厅的整体运行,并具体到每个人甚至每件事的业务赋能,使得大厅人文融合,有腔有调。
综上所述,要做好智慧大厅的设计就要做到以下四步:第一步是业务梳理及数据分析,第二步是人流动线及服务体系测算,第三步是有了人和事的基础,再看大厅到底怎么布局,第四步是有了人事厅再去说信息化怎么落地,如果四方面不能有效衔接,那就成了建筑规划的标新立异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