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能建筑在中国已经发展了近30年。经过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标准阶段和发展阶段,形成了产业规模和产业链。随着云计算的深入发展,物联网的爆炸性增长,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领域从机电管理逐步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
根据著名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报告,全球智能建筑市场预计将从年的亿美元增长到年的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5%。未来,随着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市场规模将逐步增长。年,企业应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赋能智能建筑,实现更加节能高效的目标,帮助实现年碳达峰?
青云科技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总监胡嘉友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分享了青云智能建筑解决方案和思路。
智能建筑的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胡加友认为,智能建筑的发展相对分散,要实现双碳建筑,必须解决以下四个挑战:
第一,数据分散。建筑系统比较复杂,包括十几个子系统。整个管理系统和数据标准不统一,这样的异构化数据无法支撑国家能源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
2、节能建筑不节能。许多建筑的节能只是节能措施,没有具体的节能目标。节能目标是为整个建筑能源设定上限、具体和定量的目标。
第三,高能源并不等于舒适。例如,为了让客户感到舒适,五星级办公楼或酒店等高能源单位将提供冷源或热源的供应,以及照明等其他能源,盲目追求高标准和高服务,但不能完全等同于舒适。
四、节能与发展的矛盾。发展被称为金山银山,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青山绿水。基于这一矛盾,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发展,实现节能减排。
实现双碳建筑的建设理念。
基于上述挑战,青云科技提出了实现双碳建筑的建设理念。胡佳友说,首先是实施双控线路。双控线路的核心目标是减少总量和强度。只有减少总量,碳排放才能减少。
二是以能耗目标为导向。正如胡佳友所说,目前人们所做的所有设计都是节能措施。至于他们能做多少,很多人不在乎。但只有设定能耗目标,才能有效减排,否则所有措施都无效。
第三,所有系统建设都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