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中国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中,蕴含着哪些建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4/1/26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君王都将水利灌溉列为首要工作,先后修建了不少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四大水利工程。本文说讲一讲。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和都江堰,被人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著名水利工程。大凡参观过这些工程的人,无不为其磅礴的气势所折服,无不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历经千年,它们依然发挥着引水灌溉、防御咸卤(盐碱)、宣泄洪水的作用。其堰身设计、灌排渠系、防洪功能等,创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它山堰它(读作tuō)山堰,位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西首,唐代太和七年(公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它山堰建成之前,宁波鄞江一直没有支流,一条干渠直通东海,不仅两岸方圆几十里庄稼无水灌溉,遇到雨季,海水倒灌,庄稼被海水淹死,人也只能喝又苦又涩的海水。鄞江两岸民众饱受愁苦,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逃生。它山堰唐太和七年(即公元年),被任命为贸县(即鄞县)县令的王元暐,上任后便着手整治鄞江。他踏勘、谋划、集资,并动员民众兴建它山堰,变鄞江水害为水利。工程修筑了十年,一条由石条砌成,长.7米,宽4.8米,高约10米的它山堰坝,以及左右两条鄞江惠水渠终于竣工。接着又在在南塘河建乌金、积渎、行春三(今上水、下水、石),形成水利网络,灌溉鄞西田数千顷,又疏浚了小江湖等配套设施,形成了以它山堰为总枢纽的引泄完整、滞蓄可靠的水利系统。从此,雨季,上游洪水漫过它山堰,进入奉化江,通过甬江流入大海海。旱季,上游水主要进入南塘河,灌溉鄞西农田并注入宁波府城日月两湖(日湖堙塞,今存月湖)。它山堰自动调节着南塘河水位,保证了两岸农田和宁波城用水。因其建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所以得名它山堰。据水利专家分析,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有许多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之所以能成为水利建设的奇迹,因为它山堰堰体有四大特点:其一,堰底向上游倾斜5度。这一特点可以增加堰体的稳定性;其二,组成堰体的条石附有粘土夹碎石层,从而减少河床的渗漏;其三,堰体平面略向上游鼓出,从而减少溢水时对河岸的冲刷。其四,堰体采用变厚布置,从而增大河床中央堰体刚度。它山堰历经余年风霜雨雪和洪水冲击,至今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着阻咸、蓄淡、引水、通航、泄洪的作用。年12月底,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无坝引水灌溉工程,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这名留史册的名渠,竟是来源于一条疲秦之计。郑国渠公元前年,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做为秦国东邻的韩国深感恐惧,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想不到,秦王接受郑国的建议,在关中平原背部开凿一条长达上百公里长的灌渠。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仍然将他加以重用。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故而得名郑国渠。郑国渠灌溉工程体系由渠首、灌排渠系及配套工程等组成。泾惠渠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灌排渠系包括总干渠1条、分干渠5条,总长92.公里;支渠、分支渠25条,长度.21公里;斗渠条,长度.5公里;干支渠上控制工程座。这些工程设施构成有机整体,保证了灌区旱涝无虞。目前灌区范围涉及6个区县、48个乡镇共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万亩。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郑国渠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粮食供给。在两千二百多年时间长河中,郑国渠多次重修,名称也几经更改。年重修后称泾惠渠,沿用至今。人们将不同时期的工程统称郑国渠或引泾灌区,它是中国中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工程。在年11月8日的泰国清迈会展中心被正式评选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之一。这不仅是意味着中国文化遗产又增添了一张金名片,更是向全世界证明着我国历代劳动人民辛洒的汗水和高超的智慧。灵渠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兼具灌溉、防洪等功能,公元前年凿成通航,曾在统一中国、促进中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功能,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灵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完成统一局面,在北击匈奴的同时,又南征岭南。公元前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他根据当时需要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决定派水利专家史禄领导凿渠运粮,在五岭之上开一条运河。在史禄的领导下,秦朝军士和当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艰苦劳动,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海洋河水(湘江源头)引入大溶江(漓江源头),终于修成了这条运河。这条运河成了打开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灵渠工程分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五个部分。铧嘴筑于大小天平之前,形似铧犁,其目的是使湘水三七分派,即三分来水由南渠进入漓江,七分来水由北渠重新注入湘江。大小天平呈人字形,为拦河滚水坝。大天平长米,小天平长米,坝高2~2.4米,宽17~23米。大小天平的建造目的是使汛期洪水能从坝面流入湘江故道,而平时则保持约1.5米的渠水深度。南北二渠是沟通湘江和漓江的通道,全长36.4千米,平均宽度10米,水深约1.5米。泄水天平分别位于南北二渠上,为大小天平的补充,用于大汛时的二次泄洪。灵渠有很多当时在世界上领先的技术,比如世界上最早的船闸——陡门。所谓陡门,就是古代的船闸,通过陡门的开启与封闭,调节水位,保证南来北往船只不受水位落差影响而顺利通行。灵渠通过36个陡门的开闭控制水位升降,让船只在枯水期也能畅通无阻;比如弯道代闸技术,将航道设计为弯道,以延长流径,延缓坡降,满足通航要求。目前直接从灵渠引水的灌溉支渠有18条,总长.7公里,水轮泵站9座。20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兴起,灵渠的水运功能逐渐废弃,灌溉成为主要水利功能。目前,灵渠总灌溉面积达6.5万亩,覆盖兴安县的5个乡镇个自然村,受益人口5.9万人。它以精良和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术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著称于世,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瞩目。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前),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都江堰战国时期,战乱频仍,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益昌盛。秦王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经过实地考察,他发现蜀地四周都是高山,中间却是块大盆地。要发展农业,关键是解决农田的灌溉与排涝问题。所以,李冰决定在灌县城郊凿通玉垒山,引水分洪。在此同时,再在这段江中筑坝搞分流,将江水引到东边,灌溉东边的大片农田。为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李冰还组织了数十万民工,开山凿石,修堰开渠,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最终建成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汹涌的水流到了这里会被这道分水堤分为内江和外江,只有内江水可以进入成都平原,这样,在秋冬季枯水时节,确保了六成水进入内江,四成水排在外江,而春夏季丰水时节,因循弯道动力学的规律,水流会大量冲向河流弯道的内测,这样保证了进入成都平原水量的稳定;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内江水已巨大的冲击力流到此处,会被飞沙堰旁边狭窄的宝瓶口所制约,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就会上升,当水面超过旁边的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达到二次排洪。都江堰的创建,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如今,它们不仅发挥着它防汛灌溉的效益,还是国家级景区,它们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古人伟大的智慧,领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