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场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广阳区交界处。机场总规划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包括航站楼、飞行区域、轨道交通中心、停车楼和综合服务楼工程等项目。
航站楼和停车楼工程是机场内部最核心的建筑,面积万㎡,建筑高度50.9m,地上5层,地下2层,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航站楼工程,方案设计由巴黎机场工程公司(ADPI)完成,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进行了方案深化,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均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我国进入民航强国进程中一个里程碑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过程全要素的围绕绿色理念开展工作。以“低碳先行者、绿色建筑实践者、高效运行引领者、人性化服务标杆和环境友好示范”理念引领中国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
作为绿色机场,其标杆特点极为显著,根据机场特点历时两年制定含54项绿色建设指标的机场指标体系,其中21项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绿色机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航站楼设计合理,流程高效人性化布局,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8分钟以内;机场与高铁、城际、地铁无缝连接,实现零距离换乘;结构技术创新,中心区最大跨度达到米,获得中国钢结构金奖杰出工程大奖;攻克车致振动影响难题,提出高铁轨行区与航站楼共构结构,解决全球最大空地一体化交通枢纽的振动控制难题;大跨度异形自由曲面的建筑外观、结构、内装的一体化数字设计与施工;双金属屋面系统,提升保温、节能、降噪、抗风揭性能;自主研发智能遮阳玻璃,实现建筑内部采光与降低辐射的完美平衡;采用被动式通风技术的航站楼设计,室内自然通风换气次数可达5.35次/h,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应用高漫反射吊顶、墙板系统,反射率高达95%,显著提升室内明亮度;能源站设置在负荷中心区的航站楼,极大降低输配能耗,系统流量减少44%,输配能耗比降低30%,管网及水泵初投资降低44%和25%;创新性的运用飞机地面专用空调系统,总能效提升50%;航站楼全面实施无障碍设计,获得年全国无障碍十大精品案例的第一名;建设海绵航站楼实现雨水收集率%,日可节约用水m?3;;建设Airport3.0智慧型机场等。
清华同衡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从项目方案设计到运营阶段全程提供全方位的绿色节能服务,现阶段仍持续开展机场运维效率提升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比如:协助航站楼及停车楼工程获得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和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3A级节能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双认证”、编制《绿色航站楼标准》MH/T-、出版专著《航站楼高大空间节能设计与运行应用指南》、发布论文《大兴国际机场能源规划与航站楼节能设计研究介绍[J]》、《我国航站楼用能和室内环境质量调研与实测分析[J]》、民航科技项目技术合作-航站楼等效能耗模型和用能计量标准化研究等。同时,还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正在研究中。
保持施工环境整洁
(照片来源: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航站楼遮阳屋面(建设中)
(照片来源: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内部空间
(照片来源: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采光顶
(照片来源: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自然采光模拟
(照片来源:清华同衡)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
获奖名称: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上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庄惟敏、宁风、李晓锋、张俊杰、郭于林、齐亚腾、姚红梅、傅海聪、陈娜、赵云、张晓其、黄瑶、侯晓娜、郑燕妮、魏志高、张则诚、张剑、黄晓丹、李燏斌、李文思
清华同衡主要完成部门:城市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所
项目全景图1
(照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会展综合体建筑,占地面积85.6万㎡,绿建认证面积.39万㎡,其中地上.31万㎡,地下19.08万㎡,集展览、会议、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业态为一体。其主体建筑采用轴线对称设计理念,以伸展柔美的四叶幸运草为造型,是上海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年,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首次承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服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服务国家商务事业发展、服务上海市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重要平台。
项目建设初期面临结构体系复杂、空间需求多样、资源消耗严峻、环境控制严格等诸多世界性难题,加之国内并无先例参考,给绿色建筑及节能设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我院自年负责本项目的绿色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申报咨询工作以来,从方案阶段的设计优化,施工图阶段的技术落实,施工阶段的绿色指导,一直到运营阶段的跟踪维护,历时八年,始终与各单位通力合作,为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绿色节能咨询服务,帮助项目成功斩获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运行标识“双认证”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始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全寿命周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采用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例如结构耐久性使用年限按年设计;装设太阳能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kW,发电量万kWh/年;配置雨水回收池m?3;,节约市政用水3.9万m?3;/年;铺设透水地面12.86万㎡,利于雨水入渗及调蓄外排;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楼盖方案,减轻10%结构自重。此外,综合体项目成功应用多项世界首创技术:首次应用地铁不停运改造和扩容技术,成功解决地铁不封站施工的世界性难题;创造性采用大桩距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确保特种装备等国际大展落户上海。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北块)是世界第一的超级电容及节能电梯示范区,也是世界上首次全方位全过程应用BIM技术的超大型数字化智慧场馆,还是国内首个全部使用三联供集中供能的场馆。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综合应用,综合体项目节约初投资4.8亿元,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万元,节约标煤1.87万吨,减少CO2排放量4.68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全景图2
(照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会议中心(进博会主场馆)
(照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热电冷三联供能源中心
(照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展馆内部
(照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丰科万达广场购物中心
获奖名称: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万达商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晓锋、王志彬、孙亚洲、尹强、吴承祥、吴小菊、朱镇北、谢杰、陈娜、高峰、刘晓峰、侯晓娜、刘敏、薛勇、王文广、时兵、郑晓蛟、王新民、任雨婷、吴思奇
清华同衡主要完成部门:城市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所
项目全景图
(照片来源: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丰科万达广场购物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科技园内,用地面积为3.5万㎡,建筑面积16.86万㎡,地上7层,地下4层,建筑功能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属于大型商业综合体。本项目于年11月25日竣工,年12月22日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近4年,是万达集团打造的首个O2O商业项目,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以满足商家与顾客的多重需求。
我院环能所承担了北京丰科万达广场购物中心项目的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技术咨询工作,在对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现状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为项目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外环境营造、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制定了可落地的整改实施方案,并提供了全面的运行管理优化建议,与物业管理单位一起通过持续优化、不断创新,从点滴做起,力求将绿色节能工作做到极致。最终,在年1月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进行评价并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同年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绿色商场奖项,并在年获得金百合绿色可持续最佳实践奖以及北京市绿色建筑万的奖励资金。
本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采用了7大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通过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综合优质的节能技术集成,年实际能耗比北京市能耗指标现行值节约0多吨标煤,节约电费万元。其次,通过优质优用、低质低用、水尽其用的节水技术集成,年实际水耗相比节水用水定额的下限值节约2万多吨用水量,节约水费约21万元。第三,与制造业看齐,打造精细化高度的BIM技术应用,充分利用万达多年商业开发经验形成的标准模型,实现了从计划、成本到设计、质监的全方位管控。第四,采用安全、绿色、舒适、高效、便捷的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16个运营子系统的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系统内置了空调系统最节能工况,可实现自动运行调节确保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度。第五,是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作为商管云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设备云管理为基础,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统一执行标准、计划自动生成、工单自动派发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第六,是全过程的绿色建筑管理创新,将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与万达广场特点完美结合,制定企业内部标准,并不断更新完善。第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时期,丰科万达也在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包括慧云系统新增疫情模式等措施保证顾客和商户安全。本项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相关技术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示范性和推广性,为大型商业建筑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制冷机房BIM模型
(照片来源: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慧云系统
(照片来源: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信息化系统
(照片来源: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排版|王淑芸
供稿
清华同衡总工办
城市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所
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林波荣工作室)
原标题:《喜报!清华同衡荣膺三项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