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可持续循环材料,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零碳小屋”;适应结构变化,实现高空快速拆改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节约用电25%,节约木材50%,工期加快三分之一的装配式建筑……6月24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馆迎来了首展——首届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首展以“绿色建筑共创美好生活”“绿色建筑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余家绿色智慧、低碳节能企业齐聚津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伟目标,擘画建筑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英国公司零碳工场设计的零碳小屋受访者供图
“我国建筑运行能耗占总能耗的22%,碳排放占比为20%,相比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占比仍要持续上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与能源研究所主任张时聪在谈到建筑碳达峰、碳中和控制目标时表示。
记者在此次展会看到,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的创新产品比比皆是。
“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与传统现浇式相比,在减少污染、降低能耗、节约人力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效率。”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洋指着一个个成型的装配件对记者说,原先需要3天完成的养护过程,现在只需要5小时就可完成,而且质量更加稳定可控。同样的工作,原先需要40个工人,现在可减少到15人左右。这样下来,水、电、木材等能耗降低25%以上,工作效率提升30%。
装配式楼梯陈曦摄
除了在建筑环节注重低碳环保,在建筑的使用和维护环节低碳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在建筑的使用和维护中,要从源、网、荷、储四个环节对能耗和碳排放进行管理,因此我们开发了一整套建筑用能信息化管理和BIM支撑智慧化运营的物联网系统平台。”华德集团的产品经理袁雪瑶举例说,平台可通过大数据进行能源分析、能耗预测、节能评估等。比如热能从机房到末端要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