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军伟吴春波)加入建业一年后,筑友智造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筑友集团)正在发生着显而易见的“化学变化”。7月29日,中国(郑州)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科技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郑州建博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展。在这场以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产品为主题的展会上,筑友集团首次对外发布“家智造”战略。当天,筑友集团基于行业前沿技术体系探索的《绿色百年住宅白皮书》也同时发布。作为筑友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筑友智造科技,继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后,刚刚发布的中报业绩预告也显示,在疫情冲击下依然表现良好。筑友集团总裁郭卫强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定位“领袖型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的筑友集团,已建立了涵盖研发、设计、PC构件、装备、施工、新材料、装饰、园林、智能家居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一年来,在建业集团资金、业务、创新协同和品牌等支持下,筑友正在迸发全新活力。新战略发布、业绩亮眼、大股东增持、逆势扩张筑友集团加入建业满岁迸发活力7月29日,在郑州建博会现场,筑友集团携“家智造”战略下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成果亮相。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在当天的展会上,筑友集团发布的“家智造”战略,是自年7月加入建业集团以来,首次对外公布新的企业战略。“家智造战略依托建筑行业全产业链核心环节(设计、制造、建设和运维)的科技创新和集成,通过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平台进行技术串联,以装配方式在建筑、装饰、园林方面实现专业化施工、产业化制造、精细化装修,实现质量、工期和成本的全面升级换代。”郭卫强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家智造”战略蓝图里,既有筑友集团自身拥有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各板块的协同,还有与建业集团旗下地产、轻资产、新生活、教育等其他业务集团的协同。过去一年,筑友智造科技成功下线了智能置模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全国首台适应复杂出筋构件的智能机器人,可实现置模用工减少75%,置模效率提升2.5倍。年,国内首台环保型PC模具自动清洗设备成功下线,与智能置模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智能PC工厂置拆模工序自动化再升级。此前在6月份,筑友集团与东南大学牵头申报的相关技术规程获得立项批准,在已投入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初步测算正负零以上房屋综合建造成本可达到与传统现浇结构持平,甚至要低50元/平米。处于加入建业集团一周年的节点,关于筑友集团的更多利好消息陆续进入外界视野。就在此次建博会召开前不久,7月10日,筑友智造科技发布了正面盈利预告,今年上半年,筑友智造科技实现未经审核的净利润约为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已经顺利实现扭亏。疫情之下,这一业绩已属难得。事实上,筑友智造科技年报已经披露了加入建业后的新变化。年实现营业收入6.95亿港元,同比增加31.2%;年度净利润1.13亿港元,同比增加.47%;归属股东净利润1.10亿港元,同比增加%。与此同时,则是胡葆森继续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并看好这家企业未来发展。今年7月13日,筑友智造科技发布公告称,胡葆森将通过恩辉投资有限公司协议收购方式增持其股份。随着本次增持行为的结束,胡葆森直接和间接持有筑友智造科技的股份占比从63.53%增至72.27%。受控股股东增持利好消息,筑友智造科技7月14日股价最高涨幅达18.47%。就此次增持,郭卫强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表示,此举意味着建业集团看好筑友智造科技,也意味着其看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筑友集团在河南及周边的扩张行动也有序展开。在河南周边,筑友集团与来自山东的天泰集团于7月2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EMPC项目、PC构件供应、产业购地、联合开发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经营平台。在河南省内,位于周口市川汇区的绿色建筑科技园将于本月底全面投产,位于郑州市登封的绿色建筑科技园也已经成功摘地,并稳步推进建设。同时,更多河南省内城市布局也正加紧进行中。全产业链专业能力+大集团协同全新竞争优势构筑护城河筑友集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筑友集团拥有非常好的企业质地。在建筑产业化市场方面的龙头趋势已经凸显,除了拥有专业团队,企业还拥有项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项,连续5年稳居国内行业第一,且每年还会新增专利一百多项。但由于当时企业资金被股东抽走,导致筑友智造科技一度陷入流动性困局。老胡并购,显然重新焕发筑友的生机与活力。实际上,筑友集团核心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也在发生改变。在郭卫强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明显的变化是全产业链专业化能力和与建业集团各板块间的协同能力。“就专业化能力而言,目前筑友集团旗下研究院有6家,相比去年增加了一个数模研究院,用来解决VR三维成像。”郭卫强表示,6家研究院覆盖了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跟最终呈现产品有关。关于“与建业集团各板块的协同能力”,筑友可为建业集团其他各个板块提供建筑装配和相关服务,也可以与建业集团其他板块协同一起去新的市场攻城略地。在筑友智造科技两个核心能力的塑造和完善过程中,该企业也逐步形成了4个比较显著的优势,即研发优势、设计优势、人才优势和数字化优势。以研发优势为例,除了上面提到的企业专利情况,筑友科技研发实力也被科技部认可,部分标准也有望成为行业新标准。7月16日,筑友集团第一次主持的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复立项,与此同时,由筑友集团牵头申报的两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顺利获得立项批准,并列入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制定计划。郭卫强表示,随着行业标准更加适应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要求,企业现有研发优势就能得到快速凸显,企业经营成本将有望进一步下降,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而在数字化方面,目前筑友集团也在积极建设数字化中台系统,新的中台系统除了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和5G等技术将各个系统连在一起,也可以在设计端产生的BIM数据驱动下实现智慧设计、智慧制造和智慧运维。装配式建筑扩张催生新用工需求未来3~5年加速培养产业工人筑友集团在行业市场和技术研发持续获得突破,得益于人才团队价值的有效释放。随着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产品应用场景持续增加,筑友集团对人才需求也将全面释放。以筑友集团周口市绿色建筑科技园为例,目前该科技园需要的名员工,已在筑友集团焦作基地进行理论与实操方面的系统培训,该科技园远期岗位需求达人。“实际上,企业业务规模可实现成倍增长,但人才规模无法同比例增长。”郭卫强表示。“企业要做领袖型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服务商,就必须引入更多高端人才,通过有效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并培养更多适应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管理人才和现代产业工人。”郭卫强表示。为此,在过去重要岗位师徒制培养体系基础上,筑友集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体系,并意图打造一支总量可控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培养一批素质优良、规模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在引进人才方面,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筑友集团依然多次展开招聘,引进数百人充实人才队伍,这在目前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并不多见。而在联合办学方面,筑友集团也在积极探索与大专、中专职业院校开展常态化定向培养,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工人来源,同时借助河南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务工人员数量优势,培养大量高素质产业工人。据了解,筑友集团未来3~5年计划加速培养PC工厂、工程项目产业工人。通过生产方式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建筑行业工人的整体素质,示范和引导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另外,筑友集团也将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与建业集团旗下的教育产业基地结合,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以项目经理为例,筑友集团希望通过建业集团现有建业学堂培训体系,培养项目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区域负责人等中高端人才。建业集团“联合舰队”加持筑友市场目标占有率持续增长信心足近年来,建业集团在以房地产为产业核心、以用户为市场核心的原则下,发展出包括房地产、轻资产、新生活、文旅、教育、足球等在内,不同业务板块协同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而筑友集团作为地产行业建筑装配环节,加入建业集团之后,陆续在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新突破。筑友智造科技年年报中,其将建业体系对筑友集团赋能具体化为四个支持:即资金支持、业务支持、创新协同和品牌影响力支持。郭卫强表示,建业集团赋予了强大信用背书,在融资上获得了强大保障。在业务支持方面,建业集团收购筑友智造科技当年,建业地产与筑友集团签署了业务合作关联交易协议,规模不超过3.5亿元,而在今年,这个规模达到了30亿元。接近建业集团的人士则表示,这个数字在明年和后年还会继续增长。在郭卫强看来,建业集团对筑友集团业务支持是全方位的,除了基本业务合作之外,也在协同研发方面获得支持,筑友科技研发的很多标准化体系在建业集团其他兄弟单位项目中予以应用,实现双方共同创新。加入建业集团一年以来,不少筑友高管越来越感觉到“兄弟协同”带来的优势,这与过去单打独斗是完全不同概念,建业大集团动辄亿、亿的签约规模,足以让建业集团所有业务板块协同参与,而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大幅提升。在建业集团大平台的加持之下,筑友集团新发展目标越来越明确。“将在未来3到5年的时间,实现全国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郭卫强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直营、加盟和轻资产方式加快旗下PC工厂布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河南都将成为下一步布局的重点区域。而这也需要依托建业集团大平台,将企业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创新成果快速应用和形成影响力。郭卫强表示,通过“家智造”战略中的两大协同和持续的技术探索,公司将以筑友集团首倡的EMPC(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作为核心业务,实现建筑品质提升和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探索装配式建筑真正实现更快、更好的产业发展路径。责编:徐一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