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子夲的第篇文章
十年以后,建筑工地上将再无“农名工”这个群体!你相信吗?
为了尽量减少大家的异议,请注意“群体”这个词,不是几个人!
什么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群体?
百科: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其中从事建筑行业的就叫做“建筑行业农民工”。工地上常见的称呼有:小工、大工、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钻工、架子工……
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群体,也被叫做“建筑工人”,但上世纪九十年末开始的下岗潮,极少部分人虽留在了建筑企业里,但也基本上退休的差不多啦。现在的建筑工人基本都是一个还算熟悉的包工头,临时聚集在一起的小班组成员。一个项目搞完,另一个项目在哪都很渺茫,符合工人“依靠工资为生”的特征,却没有工人有娘家的属性。
农民工建筑工人发展现状
根据《基于文本挖掘的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政策分析》(作者:张劲松李晓雪,产业与科技论坛,年第21卷第15期)给出的建筑工人发展现状:建筑业农民工数量从年的5,万人下降到年的5,万人。其主要原因有:
(1)建筑业的工作环境相较于其他行业较为危险,且为露天环境,工作舒适度极低。
(2)居住环境较简陋,平时业余时间活动范围局限,且活动单一。
(3)建筑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新生代农民工很少会选择进入建筑行业,从而建筑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
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及国家对安全越来越重视,很多工作正逐步被机器所取代。例如以前工地上大多是自拌混凝土,现在大多用商品混凝土。钢筋制作也逐步被机器取代。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国家制定的《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实施方案》,确定到年,将基本形成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用工方式,对建筑工人的管理实现公司化、专业化,建筑工人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建筑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健全;到年,建筑工人就业高效、流动有序,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建筑工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形成高质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能实现吗?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我们农民谁能想到会有手机电话,能开上小汽车。现在不都变成现实了吗。
建筑行业转型方向
随着房地产的没落,现在建筑市场也不景气,那么建筑行业转型的方向有:
高效建造——装备式建筑。
绿色建造。
智能建造-智能化建筑。
另外,我们的工程不仅要安全可靠,还有美观。
建筑行业需要转型,建筑工人同样需要转型。
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方式
以前建筑工人的学历总体偏低,基本上以初中和小学为主,两者合占了90%以上,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仅占10%左右。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职业高中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将在3~6年内分配到建筑行业内。
建筑产业工人需要: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熟练程度
建筑产业工人的培养模式包括:
(1)传统的师带徒模式。
(2)企业+职业院校的模式。
(3)企业内训模式。
(4)社会培训机构模式。
建筑产业工人愿景
随着建筑行业的大转型,建筑工人也到了“大洗牌”的时刻。我国建筑业将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后的建筑产品很多将在工厂里完成制作,再运到现场安装,我们的工人也可以穿着干净的工装在电脑屏幕前查看构件的制作进度和质量。建筑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将大幅提升。
被包工头临时聚集的农民工群体即将走下历史舞台,我们有技术的钢筋工、模板工等农民兄弟可以组建专业作业公司。我们建筑农民工的下一代可以就读职业高中,毕业后转型建筑产业工人。
建筑行业农民工和建筑产业工人是完全不同概念。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放下锄头,拿起砖头。
建筑产业工人是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后能够胜任新时代建筑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