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加快合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协调发展的新生态,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强用好“城市大脑”,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当前合肥正处在迈上万亿台阶、奔向共同富裕的奋进之时,面临厚积薄发、弯道超车、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应抢抓全球数字变革发展机遇,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生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全市勇当“两个开路先锋”、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快数智化体系建设,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实时高效。建强用好城市大脑,加快城市大脑优化迭代,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5G、量子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准确、动态、完备的城市数据湖,推动不同层面、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数据实时流动,破解碎片化问题;推动智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以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核心,围绕基础设施、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发展、信息资源、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发各类数字应用场景,完善智慧城市生态圈;重视技术融合发展带来的裂变效应,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安徽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试验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推动数字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开发融合,带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等协同创新,提升智慧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加快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着力补短板、促均衡、兜底线,扎实推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建立民众与城市的“智慧”链接,让人民群众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深化“皖事通办合肥分平台”建设。建设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发挥数据赋能服务的乘数效应,实现“一网统管”“一网通办”。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应用、流程优化等方式逐步提升智慧服务在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全场景智慧合肥建设;大力推进“智慧+”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旅游等,系统提升交通超脑、数字城管、城市生命线、智慧社区、数字环保等重点应用,拓展智慧服务场景应用,推进生活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三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集约智能。围绕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计算等数据流通全周期,加快5G、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万物互联的网络设施体系,构建国内一流的“感存算网”全时空一体化服务体系;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统筹布局、适度超前,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打造具有高精度城市信息、全域智能设施布局、安全高效以及智慧城市大脑操控的数字孪生城市;构建良好数字生态基础,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基建等赛道,谋篇布局,构建开放、共享、互联、智能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格局。
四是加快数字化防护体系建设,让新型智慧城市更加安全可控。制定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数据采集标准、流程和方法,加快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管理和应用;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制定完善数据开放制度,推动数据有序开放,探索搭建政企数据对接平台,促进政务数据、社会数据深度融合。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数据流通规则、数据定价机制,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建设城市安全管理应用平台,探索整合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推送、应急指挥等功能,集中打造涵盖城市生命线、社区网络化管理、民生服务等在内的“城市安全大脑”,形成全景呈现常态运行情况、精准预判风险隐患、高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复盘提出补短堵漏建议的有机闭环,筑牢网络安全保密“防火墙”。
五是加快智慧城市环境建设,让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更加优化美好。加大对基础领域研究与创新的重视与投入,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动行业智慧化应用,构建城市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深化数据融合应用,实现城市数据汇聚融合与智能分析,促进管理体制、治理结构、服务模式、产业布局更加科学高效;强化基础设施、运营、数据三位一体的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多方参与,综合平衡、合理划分项目边界,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黄传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