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上海贝岭研究报告模拟功率双驱动,加速向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2/11/21
白癜风医院挂号 http://pf.39.net/bdfyy/zjft/210830/9379258.html

(报告出品方:申万宏源研究)

1.模拟、功率双驱动,加速向工控、汽车端转型

1.1三十余载深耕,铸成国产模拟IC一线大厂

公司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专注于模拟和数模混合IC。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贝岭”或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总部地处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并设有深圳分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年转型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来,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产品应用开发,成长为国内集成电路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提供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不断拓展能力边界,现产品矩阵已覆盖模拟信号链、电源管理、非挥发性存储、功率器件等众多品类。

1.2Fabless模式,功率链和信号链双轮驱动

功率链、信号链两大类产品协同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广阔。公司业务按产品可分为集成电路产品和集成电路贸易。集成电路产品业务布局在功率链(电源管理、功率器件业务)和信号链(数据转换器、电力专用芯片、物联网前端、非挥发存储器、标准信号产品业务)2大类、7个细分产品领域,下游应用市场分散而广阔,包括网络通信、手机、机顶盒、液晶电视、高端及便携式医疗设备、安防设备、工控设备、智能穿戴、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从年主营收入占比来看,电源管理IC、集成电路贸易、信号链模拟IC、非挥发性存储IC、功率器件分别占比32.3%、26.5%、24.2%、8.8%、5.0%。

Fabless模式,与上下游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即公司只专注于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销售,而将晶圆加工、电路封装测试等生产环节外包。公司依靠自身以及第一大股东华大半导体的集群优势,与国内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上下游合作关系,良好的产业链资源为公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即使在晶圆产能持续紧张的行业大背景下,公司产品的产能依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

1.3央企背景实控人、现任管理层产业经验丰富

实控人央企背景,为知名世界五百强企业。公司实控人为世界财富强中国电子(CEC),旗下华大半导体持股公司25%。公司第一大股东华大半导体为国内前十的IC设计企业,其余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足1%,华大半导体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受益于实控人集团内部的优质资源,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可获得丰富的协同支持。四大子公司各司其职,收购矽塔科技完善电源类产品矩阵。公司设立、投资或并购的四大子公司中,香港海华负责进出口贸易;上海岭芯和南京微盟承担电源管理芯片业务;锐能微的电力专用芯片业务主要是电能计量领域产品业务,并逐步向电力参数测量、监控、用电保护(量测开关)等领域拓展。年,公司收购从事电机驱动、电机控制芯片的模拟数字混合IC设计的公司矽塔科技,矽塔科技产品中包括半桥驱动在内的栅极驱动芯片能够和公司电源类产品产生业务协同效应,可完善公司消费类AC-DC在高功率密度领域的应用,实现从控制器到半桥/全桥的芯片国产化。

现任管理层具备丰富半导体行业工程、管理经验。公司于年10月变更董事长,新任董事长秦毅先生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无锡华晶公司双极设计所设计工程师、双极六分厂技术副厂长、双极设计所常务副所长,无锡华晶东芝半导体合资公司制造课长、技术课长,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绍兴芯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位。公司于年8月变更总经理,现任总经理兼董事杨琨先生为工学硕士,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五院研究所工程师、测试中心主任助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主任,中兴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网泰金安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位。新任管理层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望助力公司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实行两次股权激励,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公司分别于年和年推出两次股权激励计划,累计限售期均为5年,深度绑定核心员工,且两期股权激励均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和EVA方面提出了企业业绩考核的目标。第一期股权激励授予价格为4.元/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授予核心人员人;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还增加了对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的要求,授予价格为7.51元/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3万股,授予核心人员人。

1.4业绩:21年实现高增长,22H1业绩小幅下降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和兼并收购两大途径实现规模的持续增长,随着年并表锐能微、年并表南京微盟,公司在过去4年间营收CAGR达37.8%,归母净利润CAGR达43.16%。年IC设计业务增长拉动公司业绩提升。年,公司实现营收20.24亿元,yoy52.0%;归母净利润7.29亿元,yoy3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8亿元,yoy.3%,与归母净利润差异较大,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致。在行业高景气度下,公司IC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达到40.6%,同比增加8.7pct。22H1业绩小幅下降,22Q2环比有所改善。22H1,在3-5月上海疫情影响下,公司仍实现营收9.35亿元(yoy-8.3%),归母净利润3.01亿元(yoy-23.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0.94%)。其中22Q2实现收入4.89亿元(环比+9.44%),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环比+17.1%)。

1.5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业务向工控、汽车领域转型

21年投入研发1.77亿元,yoy达52.6%。-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从0.88亿元增长至1.77亿元,3年CAGR达26.2%,21年研发费用yoy达52.6%。公司IC产品客户主要集中在智能电表、摄像头模组、显示屏模组、高端及便携式医疗设备、工控和泛工业设备等领域。H1,公司研发投入为0.96亿元,yoy46.8%,依托高研发投入,加快IC产品向工控、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转型升级。公司三大费用率基本平稳,控费能力强。18-22H1,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均呈现稳中下降的态势,展现公司良好的控费能力和营销效率。此外,公司的财务费用率一直保持在负值,体现出公司稳健的资本结构。

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稳步提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研发的加强,近两年技术人员数量快速增加,19-21年,技术人员数量从人提升至人,同期,公司人均创收从.4万元增至.0万元,CAGR达到19.9%,人均创利从77.9万元增至.3万元,CAGR达到37.5%,表明公司人员规模扩张带来了的良好绩效。此外,年公司人均薪酬yoy达39.5%,显著提升的薪资待遇有助于深度绑定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为公司未来技术可持续升级提供保障。

2.横跨信号链、功率链双赛道,国产替代是主旋律

2.1电源管理:模拟IC核心之一,国内超百亿美元市场

2.1.1电子设备电能供应的“心脏”,品类众多应用广泛

电源管理芯片被称为管理电子设备电能供应的“心脏”。电源管理芯片负责电子设备所需的电能变换、分配、检测等管控功能,保证电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性能优劣对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衡量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有:效率、功耗、耐压、启动时间、集成度等。电源管理IC主要包括LDO、DC/DC芯片、AC/DC芯片、电池管理芯片、驱动芯片、保护芯片等。电源管理IC可以满足多种甚至全部电压调整功能,从最初的离散电源管理系统向单一高度集成演进,因此其在下游市场中应用广泛,比如汽车、手机、消费类电子、医疗仪器、仪器仪表、航空航天、通信基站等,而下游市场如智能汽车系统、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的持续发展,将会给电源管理IC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也会对产品的性能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2.1.2中国市场:年将达.3亿美元

电源管理IC占模拟芯片59%,下游应用广泛。从全球市场来看,电源管理IC约占模拟IC市场中59%的份额,高于模拟信号链(分为ADC/DAC、放大器IC、接口IC)的41%。从应用领域来看,电源管理IC的下游应用主要有通讯、数据处理、工业/医疗/其他、消费电子、汽车和军事/航天领域,年占比分别为25%、24%、23%、18%、9%、1%。

预测年电源管理IC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年我国电源管理IC市场规模为.9亿美元,yoy为11.8%,我国汽车电子、通讯、工控行业高景气度为驱动电源管理IC成长,若按5%的年均增速预测,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

2.1.3产业转移大背景下,电源管理IC国产化率加速上升

年后,电源管理IC头部企业合计市占率加速提升,但整体看国产率仍不足。从市场格局来看,国内外市场份额主要在TI、高通、ADI、美信和英飞凌等国外企业手中。在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国产品牌更易切入家电、消费电子等对成本控制要求较高的行业,凭借低价和快速响应优势抢夺海外品牌的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并巩固市场。自年起,国内头部5家电源管理IC企业圣邦股份、晶丰明源、富满微、芯朋微、韦尔股份、上海贝岭合计市占率逐年提高,测算合计市占率为8.2%,较年提升了5.3个pct。

2.2功率器件:用作电源控制,新能源赋予高成长性

2.2.1MOSFET、IGBT是功率器件的主要产品

MOSFET与IGBT是功率器件的主要产品,可用低电压来控制高电压。(1)MOSFET由栅极、源极和漏极三个引脚构成,当栅极与源极通以较低的电压时,源极与漏极间会形成可导电的沟道,使得源极与漏极间的高电压可以导通,产生“弱电控制强电的效果”,相比于功率三极管、晶闸管等电流控制型开关器件,具有高频、易于驱动、开关速度快、损耗低、抗击穿性好等特点,可控制电压在20-0V之间。(2)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俗称电力电子装置的“CPU”,是由BJT和MOS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结构更为复杂,可控制0V以上电压。

MOSFET与IGBT广泛应用于电源控制领域。MOSFET分为中低电压和高电压两类产品:中低压产品一般为分立器件形式,被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电动工具领域;高压产品以模块化为主,技术难度更大,价值量更高,运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中。IGBT可控制更高电压,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子、光伏、航空等多个领域。

高压超级结MOSFET、IGBT等高端分立器件仍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已实现部分国产替代,高端分立器件国产化空间广阔。对国内市场而言,功率二极管、功率三极管、晶闸管、中低压MOSFET等分立器件产品部分已实现国产化,而功率MOSFET特别是高压超级结MOSFET、IGBT等高端分立器件产品由于其技术及工艺的复杂度,还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2.2.2MOSFET:22年全球/中国市场将分别为/39亿美元

MOSFET依产品规格区分为低、中、高压MOSFET,低压MOSFET应用广泛,大量使用在消费性电子中,市场规模最高;中、高压MOSFET则用于工业、通讯、电动车等产业,技术要求与产品需求也是不断提高。

预估22年全球/中国MOSFET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5%/7%,达到/39亿美元。年,因各产业对各种电压范围的MOSFET皆有大量需求,预测全球/中国MOSFET市场规模将分别为97/37亿美元,yoy达22.8%/28%;年,消费性电子市场景气度有所下滑,但新能源车市场火热将大幅推升MOSFET需求,我们预估全年全球/中国MOSFET市场规模将分别增长5%/7%,达到/39亿美元。

2.2.3IGBT:22年全球/国内分别为80.8/32.3亿美元市场

预测年全球/国内IGBT市场规模分别为80.8/32.3亿美元。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风光储、工控的持续高景气,全球IGBT市场规模处于较快增长趋势,17-21年,市场规模从46.8亿美元增长至70.9亿美元,4年CAGR达10.9%,预计年将进一步增长至80.8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全球的40%,推算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约为32.3亿美元。当前工控为IGBT最大下游,新能源需求爆发打开增量空间。年,工业控制端占IGBT下游应用的49%。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电/储能分别占23%/12%/9%/6%/1%。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需求爆发,IGBT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2.3信号链:百亿美元市场,核心ADC亟待国产替代

2.3.1信号链中ADC是核心,应用场景广

ADC是信号链IC中核心。信号链是电子设备实现感知和控制的基础,是电子产品智能化、智慧化的基础。其中,ADC是模拟/数字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自然界的模拟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例如将温度、压力、声音或者图像等,转换成更容易储存、处理和传输的数字形式,是信号链中核心部分。

衡量ADC芯片的主要指标为分辨率和采样速度。(1)分辨率/转换精度:衡量转换出来的数字信号与原来的模拟信号之间的差距,精度通常用分辨率8/12/14/16/18/24/32位表示。分辨率越高代表ADC精度越高,对模拟信号的还原越好,如8位代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最大差距为1/(2^8)。(2)采样速度:代表ADC可转换带宽的大小,衡量指标为采样率SPS,意指芯片每秒采集模拟信号的个数,采集率越高,采集的点数越多,转换时对模拟信号的还原度越好。1KSPS表示1s内可采集0个点。除此之外,ADC还有输出接口、功耗、信噪比等性能指标。ADC产品可分为5大类,高速高精度设计难度高。ADC芯片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性能需求,大致分为高速高精度(PipelineADC)、低速高精度(DTΔΣADC)、低速高精度(FlashADC)、低速中-高精度(SARADC)、低速低精度(集成化ADC)。由于分辨率与转换速度间相互制约,同时实现高速高精度困难度很高。

2.3.2国内ADC/DAC市场20亿美元,国产替代是主旋律

全球:预测年ADC/DAC市场规模为55.7亿美元。根据ICInsight的报告显示,年全球信号链市场规模为99.2亿美元,据ICInsight预测,随着5G、工业物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对于信号链需求持续增长,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同比增长30.8%至亿美元,若按相同增速测算,模拟信号链21年市场空间为.8亿美元,22-23年若按7.4%(ICInsight预测模拟芯片市场增速)测算,信号链市场空间分别为.4、.7亿美元。假设转换器在放大器和比较器、转换器、接口产品三部分组成的信号链IC中价值占比达40%,则年全球信号链转换器ADC/DAC市场规模达55.7亿美元。

国内:预测年ADC/DAC市场规模为20.1亿美元。根据ICinsight数据,年全球信号链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4亿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市场,占全球市场比率高达36%,假设转换器占信号链芯片价值的40%,则年国内ADC/DAC市场规模达20.1亿美元。

通信、汽车、工业、消费电子为模拟主阵地。根据ICInsight预测,年模拟芯片的下游应用领域中,通信、汽车、工业、消费电子、计算占比分别位37.5%、24.7%、19.5%、10.8%、6.5%。其中消费电子市场属于中低端ADC芯片,高端ADC市场面向有线/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军工、工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地。未来几年导致ADC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为5G、汽车电子、通用电子等领域产品的技术革新以及需求增长。

2.3.3高速高精ADC遭遇严重卡脖子,上海贝岭是国产领导者

外企垄断高端市场,《瓦森纳协定》下供应限制倒逼国产ADC快速发展。年国内模拟芯片严重依赖进口,自给率仅为12%,ADC作为模拟信号链中核心,壁垒高,自给率更低,目前全球ADC市场主要被以美国TI、ADI为首的几家跨国大企业所垄断。以西方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的《瓦森纳协定》规定了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范围和国家,其中高端ADC属于出口管制产品。上海贝岭是国内高速高精度ADC的领导者。近年来,国内崛起了一批优质ADC龙头公司,如上海贝岭、成都华微、迅芯微、臻雷科技、芯海科技、思瑞浦等。其中上海贝岭在高速高精度ADC领域具备领先地位:年高速高精度ADC产品进入工业和医疗设备用模拟前端产品领域,年高精度ADC开始在国家电网电力保护市场实现上量。第一代和第二代ADC产品在北斗导航、信号接收、医疗成像等领域已实现小批量销售,第三代射频采样高速ADC正在研发,

2.4智能电表IC:国产化已实现,增量看下一代智能物联表、SoC与出口市场

2.4.1电能计量IC是智能电表的核心器件

电能计量芯片主要用于工业和家庭用电户的用电信息计量,是电子式电能表等智能电表的核心元器件。电能计量芯片产品主要包括三相电能计量芯片、单相电能计量芯片、单相电能表SoC芯片。其中,三相电能计量芯片应用于三相电能表,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用电户用电量的计量;单相电能表使用单相电能计量芯片或含有电能计量模块的SoC芯片进行电量计量,主要用于居民用电户用电量的计量。SoC芯片是在单相电能计量芯片的基础上,通过集成MCU芯片、时钟芯片等相关模块的整合芯片,能够在提供完整的智能电表芯片解决方案的同时,有效降低智能电表的芯片成本。

相比以往传统的感应式电能表、机电式电能表,电能计量芯片的应用大幅提升、拓展了电子式电能表的整体性能和功能:1)可靠性方面:电能计量芯片能够保证计量精度长时间稳定,不受安装、运输影响;2)精确度方面:电能计量芯片使电能表的计量精度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并且能够在复杂、恶劣的应用条件下精确地计量用电量;3)功能方面:电能计量芯片的功能集成可以实现集中抄表、多费率、预付费、防窃电、双向计量等多重功能。

2.4.2驱动力:旧电表更新与新一代单三相物联网智能电表逐步替换

电能计量芯片是智能电表的必备核心器件,直接关系电能表的计量精度和工作可靠性、稳定性,其产品用量与下游智能电表行业市场规模高度匹配。智能电表是以智能芯片为核心,能够实现电能计费、电功率的计量和计时、与上位机通讯、用电管理的电度表。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智能电网是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通讯、计算机和控制等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其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最终实现智能电网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国内而言,预计未来三年智能电表需求依旧由旧电表持续规模化更新和新一代单三相物联网智能电表逐步替换共同支撑。1)旧电表持续规模化更新:自年国家电网开始统一招标以来,经过12年的发展,智能电表普及率大幅提升。按照计量法和国家电网规定智能电表的使用年限8-10年,年下半年开始,国网招标量开始出现明显的回升,年智能电表进入存量集中替换周期,年国网集中招标达万只,同比增长38%;年国网智能电表招标量已达万只,同比增长40%;年受疫情影响,国网建设进度放缓,但年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反弹,同比增长28%。2)新一代单三相物联网智能电表逐步替换:在电网转型升级背景下,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已开展新一代电表样机验证,开启招标工作。新标准电表采用多芯模组化设计理念,基于OIMLR46电能表国际建议的智能物联电能表技术规范,新标准下电表将管理与计量分离,增加了更多应用需求,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对智能电表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一代IR46标准的实施,我国将大面积开启新一轮的智能电表改造周期。

21年智能电表IC(包括HPLC芯片)市场规模达21.3亿元,出口成为增长主要驱动力。根据钜全光电招股书,在智能电表IC中,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芯片)目标市场最大,21年达13.6亿元,而电表MCU、单相SoC芯片、三相计量芯片及单相计量芯片的目标市场分别为3.9、1.6、1.2、0.9亿元。HPLC芯片主要市场为国网采购容量。除国内统招市场,三相计量芯片和电表MCU的目标市场包括出口市场,欧盟早已制定了为80%的用户安装智能计量设备的智能电网安装目标,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部分地区也制定了相关的战略目标,全球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支撑我国出口表市场保持较高增长。

2.4.3已实现国产化,增量看下一代智能物联表、SoC与出口市场

上海贝岭和复旦微电、钜泉光电为国内智能电表IC市场的龙头,专注领域有所区别,各具竞争优势。上海贝岭、钜泉光电的智能电表IC包括传统电能计量芯片、SoC及MCU系列产品,复旦微电产品集中于MCU芯片,与同行公司相比,上海贝岭优势体现在单相计量芯片和全SoC芯片上。年,上海贝岭用于物联网电表(多芯方案)的计量芯SoC芯片和版升级表中的计量芯片已完成全面布局,在已完成的送检表中,上海贝岭占据统招市场的最大份额。

智能电表IC市场已实现国产替代。(1)单、三相计量芯片:上海贝岭和钜泉光电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替代了ADI、TDK、Atmel、CirrusLogic等国际芯片厂商,年占据了国内统招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单相SoC芯片:绝大部分市场被国内厂商占据国产企业目标市场主要为出口单相表市场,年,钜泉科技逐步占据德州仪器、矽力杰和瑞萨电子的市场空间,市占率逐步攀升至出口市场第一位。(3)智能电表MCU,复旦微电、钜泉光电占据国内统招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Soc芯片和直流计量芯片将获得更多市场空间。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智能电网对于电表综合功能要求的提高,单一功能的计量芯片将逐步被集成了MCU及其他功能的SoC芯片取代,兼具SoC设计能力的厂商将在市场中取得新的机会。此外,由于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直流输电技术兴起,下游市场对直流计量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厂商在直流计量芯片领域将获得新的市场空间。

2.5EEPROM:小赛道存储IC,国产迎头赶上

2.5.1EEPROM: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存储芯片的种类繁多,根据存储芯片的功能、读取数据的方式和数据存储的原理可分为挥发性存储器和非挥发存储器:挥发性存储器在外部电源切断后,存储器内的数据也随之消失,存储容量较小但读取速度更快;非挥发存储器在外部电源切断后仍能够保持所存储的内容,读取速度较慢但存储容量更大。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EEPROM是支持带电可擦除的非挥发存储器,是一种即插即用的小容量可编写只读存储设备,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并重写,耐擦写性能至少万次,主要用于各类设备中存储小规模、经常需要修改的数据,具有体积小、接口简单、数据保存可靠、功耗低等特点。

2.5.2预测年EEPROM全球市场将达9.05亿美元

预测年EEPROM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05亿美元。EEPROM凭借其体积小、接口简单、高可靠性、功耗低等优点,在手机模组、消费电子、工业、通讯、医疗等应用领域需求明显。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多摄配置和功能升级的趋势,EEPROM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根据赛迪顾问,16-18年全球智能手机摄像头领域对EEPROM的需求量从9.08亿颗增长到21.63亿颗,与此同时,电表、小家电、汽车等领域的快速智能化发展也拉动EEPROM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预计到年EEPROM需求量将达到55.25亿颗。预测从18-23年,EEPROM市场规模将从7.14亿美元增至9.05亿美元。

2.5.3汽车、工控端产品具备国产替代机会

汽车、工业级由ST、ON主导,以手机摄像头为主的消费级电子由国产企业聚辰股份等主导。EEPROM市场集中度较高,年CR5达到80.7%。整体而言EEPROM国产化率较低,年国内企业仅占据约18.8%的市场份额。国内龙头企业聚辰股份专注于EEPROM细分领域;而境外企业均为大型综合半导体公司,整体业务体量较大,产品线覆盖领域较为广泛,EEPROM产品线在业务量中的占比较低。在EEPROM的下游细分市场中,汽车级和工业级市场主要由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境外企业主导,以手机摄像头为主的消费级电子市场由聚辰股份等企业主导。

3.内延外生,积塔加持,加速进击工业、汽车端

3.年泛工业类IC产品收入过半,汽车端进展迅速

优化产品结构,21年泛工业类IC产品收入过半。年,公司加快了IC产品向工控、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转型升级。年,公司集成电路产品约14.2亿元销售额中,一半以上属泛工业类市场;手机、电视等消费类市场产品占比低于50%;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的销售虽然相对较小,但处于高速增长中。公司工业级、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数量持续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在工控、通信、汽车电子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份额。汽车电子领域多产品已完成车规认证并进入量产阶段,销售高速增长。面对国内汽车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年公司完成两款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其中一款LED驱动芯片已获得客户认可,正在持续销售中;另有一款年通过车规认证的LDO产品实现批量出货。此外,公司另有多款电源产品接到汽车电子客户的意向需求,预计年可以陆续实现销售。目前,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产品业务的布局较为全面,涵盖的IGBT、MOSFET、EEPROM、LDO、DCDC、电压基准等多个产品系列的车规级产品均已实现量产,依托这些产品,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不断拓展客户群,正在和多家新能源车、汽油车厂商推进业务合作关系,后续将在汽车电子市场持续发力。

3.2高端MOSFET、IGBT已产业化,功率器件放量弹性大

目前公司已掌握屏蔽栅功率MOSFET、超结MOSFET、IGBT等技术,并实现量产。年,公司持续推进高端MOSFET、IGBT的开发和产业化,已推出先进的屏蔽栅功率MOSFET、超级结功率MOSFET和IGBT产品,拥有覆盖30~1V电压范围、10~A电流范围的多款细分型号,部分产品的参数性能可比肩国外一线品牌同类产品。其中,屏蔽栅功率MOSFET相关产品已成功导入终端客户,并实现量产;应用TrenchFS技术的IGBT相关产品已在终端客户实现设计导入,并开始小批量生产。

3.3收购矽塔电子丰富电源管理IC品类

3.6亿全资收购马达驱动及系统控制IC优质标的矽塔科技,有望与公司电源管理业务板块形成协同效应。今年3月29日,公司发布出资3.6亿元收购矽塔科技%股权的公告。矽塔科技产品中包括半桥驱动在内的栅极驱动芯片和公司电源类产品具有较好的业务协同效应,可完善公司消费类AC-DC在高功率密度领域的应用,实现从控制器到半桥/全桥的芯片国产化,丰富公司产品矩阵,为客户提供完整全面的产品服务。此外,矽塔科技承诺22-24年度累计经审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0.9亿元,约占公司年扣非净利润的22.6%,矽塔科技的并表可较大程度增厚公司净利润。

3.4兄弟公司积塔可助力汽车电子业务腾飞

公司和积塔半导体同属于华大半导体集团,业务协同,上下游资产流转顺畅。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特色工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华大半导体持有积塔半导体32.88%的股权,达到控股。公司和积塔半导体同属于华大半导体集团,为兄弟公司关系,业务紧密协同。积塔半导体收购了上海先进半导体有限公司%股权后成为国内主要晶圆厂,现在上海临港和徐汇建有两个厂区。根据积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