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4日)
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标准河南,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服务“十大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标准河南,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质生活,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1.到年,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标准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实施不断推进,标准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标准河南建设不断深入,基本构建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量、社会治理有标可依的新格局。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二元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和主导产业更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形成一批质量高、影响大、应用广、叫得响的“河南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左右、国家标准项以上、行业标准项左右,制定发布地方标准项,培育团体标准项,公开企业标准项,培育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10个、技术标准创新企业个。
——标准实施更加有效。法规引用标准、政策实施配套标准和依据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质量监管的机制基本形成,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各领域推荐性标准普遍采用。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标准化能力明显提升,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充分显现。培育10个标准化示范市(县)、园区,实施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项。
——标准基础更加牢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充分发挥,标准化专业人才供给明显增加,标准化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标准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势领域新增落户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2个,建设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0个,培育新型标准化专业机构5家,培育标准化高端人才名、企业标准化专员名,建成省标准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标准氛围更加浓厚。标准化理念广泛传播,标准化方法普遍推广,标准化知识广泛普及,全社会知标、懂标、用标、守标氛围更加浓厚,“一切工作有标准,按照标准做工作”理念深入人心,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成为社会共识,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
2.到年,“河南标准”影响力大幅提升,标准河南建设成效更加凸显,标准化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二、健全标准体系,提高标准质量
(三)加快完善地方标准体系。结合省情审慎制定污染物排放、污染风险管控、建筑节能、食品安全等强制性地方标准。严格地方标准的政府标准定位,突出公益属性,在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自然资源、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制定地方标准,完善特色鲜明、科学适用、引领发展的地方标准体系。加强地方标准“立改废”,优化地方标准结构,探索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制定重点领域标准,推动地方标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建设。
(四)培育发展市场类标准。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把市场该做的、能做的充分交给市场,大幅提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比重。大力发展团体标准,开展团体标准培优行动,支持协会、学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参与标准化活动,在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新能源、新模式、新领域,制定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引领行业发展的团体标准,提高市场标准供给质量。放开搞活企业标准,支持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将自主技术转化为先进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以标准创新引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
三、推动标准实施,提升标准化水平
(五)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强化强制性标准的“硬约束”,加强宣传贯彻实施,确保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生态环境、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工程建设、公共安全等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筑牢安全底线。
(六)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把标准化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推动建立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引用标准制度以及政策实施配套标准制度,加强标准在政策措施中的引用,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管,综合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监督抽查、政府采购、行政执法等促进标准实施。
(七)落实企业标准化责任。全面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做到“应公开、尽公开”,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多应用标准。支持小微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开展管理体系认证,以标准化规范经营管理、引领质量提升,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支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推动企业提升执行标准能力。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培育质量标杆企业。
(八)推动标准化项目建设。创新标准推广实施机制,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市(县)、园区,提升区域标准化整体水平。坚持项目带动,以重点领域、重要标准实施应用为核心,聚焦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智能制造、高新技术、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现代物流、精品旅游、健康养老、政务服务、机关事务管理、智慧社区等领域,积极推动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带动标准实施推广。
(九)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建立标准分类监督机制,完善以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为主要形式的强制性标准监督机制,优化以符合性检测、监督抽查、认证为主要形式的推荐性标准监督机制,健全以自我声明公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为主要形式的市场类标准监督机制。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制度,组织对重要领域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强化结果运用和信息共享。
四、聚焦重点领域,推动全域标准化
(十)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强农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完善涵盖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技推广、绿色生产、农业机械化、储藏加工、质量追溯等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打造“豫麦”名片,培育“河南粮油”品牌。围绕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加快饲料、饲草、兽药、疫病防控、规模养殖、清洁生产等标准制定,健全畜牧养殖标准体系,实施畜牧业标准化提升行动,助推现代畜牧业强省建设。突出“六高六化”(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市场竞争力高和农民收入高,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和产品品牌化),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完善优势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培育“豫农优品”公用品牌,提升产品和产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行动,加快农村改厕质量与管护、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标准制定,以标准化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十一)实施制造业标准化领航工程。服务换道领跑战略实施,加强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加快形成“研发+标准+产业+应用”链式推进格局;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标准制定实施,加快制造业细分领域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材料、化工、建材、装备、汽车、食品、轻纺等传统产业标准制定实施,助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服务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积极参与大数据与产业融合标准制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完善智能制造分级评价标准,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优势再造战略实施,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建立完善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供应链、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链稳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实施城乡建设标准化提质工程。服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加快制定水利、交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标准,健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技术要求,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城市生态修复、绿色建造、生活垃圾分类与管理、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标准,健全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建筑、低碳城市、海绵城市等标准化建设,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城市数字资源利用、城市数据大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标准体系,推进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水务、智慧能源、智慧政务等发展,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县城试点和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小区。
(十三)实施服务业标准化提升工程。服务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实施,围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塑造,完善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实施数字文创、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数字创意、休闲旅游、精品民宿等标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跨界融合、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加快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实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健康服务、养老育幼、家政服务、商贸服务、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标准制定实施,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普惠化、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十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落实河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修订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领域标准,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基层服务机构的服务指南、行为规范、质量承诺、服务记录追溯等制度,推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标准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便捷化。
(十五)实施社会治理标准化强基工程。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行动,推动标准化、智能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执法、司法标准化建设,加快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等标准制定实施,高效推进法治河南、平安河南建设。健全营商环境标准化体系,完善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等标准,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开展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行动,加强社会治安、反恐处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灾害救助、双重预防体系、风险监测预警、智慧应急等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
(十六)实施绿色低碳标准化引领工程。服务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加快推进污染物排放、建筑节能、能耗限额等强制性标准实施,筑牢绿色发展底线。积极参与节能提效、生态碳汇、能源核算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完善节能标准体系,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制定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等标准,推动钢铁、建材等重点产业链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建筑等标准,建设星级绿色建筑;完善绿色产品标准,加强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和标识推广,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包装、绿色金融、绿色旅游发展,引导绿色消费,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制定完善绿色矿山、国土空间规划、湿地公园、森林康养等标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完善实施用水定额、产品水耗等节水标准,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体系,落实工业固废、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动力蓄电池、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再生资源、矿山固体废弃物等回收与综合利用标准,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
五、推动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基础
(十七)实施河南标准“走出去”工程。服务制度型开放战略实施,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和应对研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深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路协同”联通世界提供标准“软联通”。积极争取更多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机构落户。聚焦未来产业、优势领域和主导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高端轴承、绿色耐材、智能电力装备、超硬材料、盾构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牵头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在氢能、智能农机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领域主导制定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支持制造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检测机构等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争取每年参与制定2—3项国际标准、项以上国家标准、项以上行业标准,推动河南标准“走出去”,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
(十八)实施标准化创新发展工程。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健全科技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将标准作为科技计划的重要产出,将重要技术标准研制纳入科技计划范围,支持在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现代交通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落实标准必要专利制度,推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充分发挥驻豫国际、国家和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标准的“生产车间”、人才高地和信息中枢。支持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积极开展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创新的科技支撑。推进标准与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协同发展,争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标准验证点,面向重点领域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河南省标准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高标准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建设,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国家级标准科技创新平台。培育10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和个技术标准创新企业,支持自主技术转化为标准,实现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十九)实施标准化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党政领导干部标准化知识培训。将标准化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鼓励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开设专业课程。大力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培育标准化专业服务机构。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培养,颁发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立标准化领域人才激励机制,依托“中原英才计划”(引才系列、育才系列),引育高端人才,培养一支懂规则、精技术、通外语的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加强标准化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在中小企业推行标准化专员制度,培育一支人以上的企业标准化专员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标准化总监。
六、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政策措施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标准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标准河南建设工作专班和省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联动运行,健全工作机制,研究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标准河南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标准化工作与本地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制定贯彻落实举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配套措施,细化工作方案,持续推进实施。
(二十一)加强政策保障。按程序申报设立河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建设标准河南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项目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各地要结合实际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地方可合理制定激励性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重点对公益性标准制定修订、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给予支持。
(二十二)强化督导考核。适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内容,对各地各部门推动标准化战略实施和标准河南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和量化考核评价,注重考核评价结果应用,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二十三)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开展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标准化故事,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培育标准化文化,增强标准化意识,提升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