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6年,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接轨,高楼大厦平地拔起,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多为砖混结构的住房,使用寿命通常约为30-5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高层建筑,这些建筑在一般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寿命是50年到年,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建筑质量周期性了。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全国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的通知》,旨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知要求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安全”以及“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全面排查各类房屋安全隐患,特别是年限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房屋。这一政策为我国危旧房管理从“治危为主”向“防危为主”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危旧房屋的自动化监测显得尤为迫切。
现如今,我国房屋安全鉴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定期观测和测量手段。这种方法耗时耗力,监测精度较为有限,且监测频率较低,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险预警。然而,通过将监测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我国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与监测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针对危房监测需求,通过设计结构健康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对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房屋基础结构损坏、结构变形等现象的长期在线监测,从而实时掌握老旧房屋的变形和重要结构损坏情况及其变化趋势。
一、在房屋建筑结构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若发生变形,其幅度通常微小不易察觉,非专业检测手段难以发现。因此,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房屋进行实时监测,以高频率和高精度为特点,能及时揭示房屋当前状态,识别主要结构变形和潜在危险点。
二、建立建筑监测系统以实时了解所监测区域危房的结构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对发现的结构缺陷可进行适当维修加固,以提高建筑安全性。若监测到建筑结构变化超出预定临界值,系统将立即通过短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