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王海荣
2月14日,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联悦气体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雄韬产业园加氢制氢一体站项目,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去年底发布的《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年)》是促成此次合作的重要推手。根据规划,到年,深圳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到年,深圳氢能产业规模将达到亿元,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深圳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Δ雄韬氢瑞全自动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
氢能所在的绿色低碳产业是深圳市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除此之外,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亦是深圳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月24日,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获悉,《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产业集群、技术攻关火力点均进行了部署,为深圳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20个产业集群
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新一代电子信息在产业版图中居于重要位置。深圳聚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新型网络技术、芯片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技术、智能终端软硬件、新型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提供强力支撑。
在数字与时尚产业,深圳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计算、设计软件、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关键软件国产化应用,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石,提升数字与时尚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在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深圳聚焦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交互技术、激光芯片、立体印刷术、精密仪器设备核心器件、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建筑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夯实制造业发展根基,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能级。
Δ在深圳展会上亮相的可进行测试工作的机器人系统。
在绿色低碳产业,深圳聚焦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太阳能、氢能和核能技术、城市综合安全技术、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汽车通信和整车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打造安全、宜居、智慧、绿色、韧性城市。
深圳新材料产业重点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结构和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前沿新材料、材料基因组等开展技术攻关,引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深圳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高端诊疗装备、体外诊断技术与设备、中药、生物药、高端制剂、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治、精准营养与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提升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Δ普门科技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实验。
深圳海洋产业则重点在海洋工程装备和辅助设备、海洋通信技术与设备、海洋交通设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养殖及深加工、海洋环保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增强深圳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实力,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八大未来产业培育“潜力选手”
与此同时,深圳未来产业布局也向纵深发展。
今年1月22日,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首台便携式量子计算机“双子座mini”。尽管整体重量只有14千克,它却能实现2比特的量子计算。
Δ量旋科技已研发成功“三角座”“双子座mini”等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产品。
“伴随量子计算的爆发,量子计算人才严重短缺。此次推出的便携式量子计算机是依托核磁共振技术设计的小型化产品,十分适用于量子计算的教育及推广普及。”深圳量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项金根说。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围绕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含生物育种)、空天技术等四大未来产业,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开创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此外,深圳还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大未来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争取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能量,推动相关产业在未来10至15年内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选手”。
审读:孙世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