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是每个装修人都会接触到的一种装修辅料,也是室内装饰设计中最重要的装饰主材。那么作为最常见的材料,到底有哪些我们要知道和了解的知识点呢?
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聊一聊涂料:
1、什么是涂料?
2、涂料的施工工艺
3、涂料的施工要点
01.什么是涂料?
1、概念
涂料,是指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
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涂料材料示例
△涂料效果示例
2、类型
a、按用途分类
主要可分为“保护界面”和“装饰界面”两大类。比如,硝基漆、防锈漆、防火漆等漆种就是起到保护界面的作用。乳胶漆、肌理漆、艺术涂料等更多的是起到装饰界面,让界面更加美观的作用。
b、按主料的性质分类:
主要分为“水性漆”和“油性漆”。水性漆主要用于内装中的墙顶面涂料。如:乳胶漆、硅藻泥、真石漆等等。油性漆主要用于家具、工业性用途使用。比如:磁漆、防锈漆、氟碳漆等。
c、按涂装部位分类
从涂装的空间部位来看,主要分为“外墙涂料”、“内装涂料”、“地面涂料”这三大块。
d、按涂料形态分类
从形态的角度来看比较容易理解,主要分为“溶剂型”、“乳液型”、“水溶性”和“粉末型”;通过形状就能一眼辨别;比如:粉末型的无机干粉、乳液型的乳胶漆等。
e、按涂料功能分类
可以理解成各个涂料的Buff,因为很多涂料类别都会增加一些功能特性,比如,防火、防水、防潮等等性能。
f、按涂料的对象属性分类
主要分为“木器漆”、“金属漆”、“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四大类。如:乳胶漆、硅藻泥属于建筑涂料类;氟碳漆属于金属涂料;PU漆,PE漆属于木器漆的范畴。
02.涂料的施工工艺
涂料的施工工艺流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以最常见的室内砖砌墙面涂料施工工艺为例,一起看看其具体的施工流程吧!
主要工艺为:
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墙面挂网→刮批腻子→施涂底漆→施涂面漆→验收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查阅产品说明和施工要求,明确产品是否可加水稀释及底漆类型。同时备好施工工具、做好人员培训等工作。并对墙体基层进行检查,如平整度、含水率、墙面瑕疵等。最后检测施工环境是否符合施工条件。
2、基层处理
对于在墙面检查中发现的划痕、开裂、凹陷、污渍等瑕疵进行处理,要确保基层表面必须坚实牢固、干燥平整,符合施工条件。新砂浆基层必须干燥7天以上,保证基层完全干燥。
3、墙面挂网
涂刷强固,然后粘贴网格布、粘贴纸绷带,建议采用玻纤耐碱网格布。挂网的宽度通常宜比沟槽或交接处每侧宽出来mm。
4、刮批腻子
刮腻子的遍数可由基层或墙面的平整度来决定,通常两遍即可,最多三遍。
a、第一遍刮腻子、打磨
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时,要注意收的要干净利落。干燥后用1号砂纸磨,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平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
b、第二遍刮腻子、打磨
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和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用1号砂纸或专用设备磨平并清扫干净。
c、第三遍刮腻子、打磨
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墙面等基层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或专业设备磨平磨光,注意不要漏磨或将腻子磨穿。
5、施涂底漆
一般采用滚涂或者刷涂施工方式。底漆是涂层体系的第一层,用于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增加面漆的丰满度,提供耐碱性、防腐功能等。通常施涂一遍,底漆施涂后,用砂纸或专业设备打磨平整并干透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再刷面漆。
6、施涂面漆
施涂面漆主要有三种方式:刷涂、滚刷、喷涂。通常需要涂刷两遍。
a、刷涂
刷涂就是在施工中采用羊毛刷施工的一种方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于一些涂装要求比较高,或者是是施工不方便的场所。优点就是在涂刷过程中比较细致,节省施工材料,缺点就是施工时间长、效率低。
b、滚刷
滚涂就是使用羊毛滚筒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对施工要求不高,大面积涂刷。滚刷的优点就是施工过程快、效率高,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不太高,应用领域比较广。缺点就是施工时容易产生油漆浪费,而且滚涂痕迹比较明显,施工效果没有刷涂好。
c、喷涂
喷涂就是指使用高压无气喷枪进行施工,适用于施工要求高、面积大的区域。它的优点就是施工过程快、施工效果好。而缺点就是要求专业程度高,需要掌握无气喷涂技术。
7、验收
墙面面漆完工后进行验收,墙面平整度用2米铝合金水平靠尺检查,误差不能超过3mm(平整度误差≤3%),待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地方砸掉重做。
03.涂料的施工要点
1、是否挂网?
墙面刮腻子是否需要挂网,也就是用玻纤耐碱网格布。主要根据以下四种墙面的情况考虑:
一是新旧墙体交接的墙面,二是不同墙体类型交接处的墙面,三是有沟槽修复的墙面,四是完整且质量比较好的墙面。
a、新旧墙体交接的墙面
在新砌筑的墙体与原砌筑墙体有接茬的部位,就是新旧墙体交接部位的墙面。对于新旧墙体交接的部位,是需要挂网的。
因为新旧墙体是由两次不同砌筑的,材料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实力也是不一样的。再者新砌筑的墙体在经过一段时间是有一定的沉降的。收缩量和沉降量有可能把墙体拉裂,所以必须挂网。
b、不同墙体类型交接处的墙面
不同墙体类型交接处,通常指房间内既有钢筋混凝土的墙体/柱/梁,还有砖砌的墙体,二者有交接。对于这种部位是需要挂网的。基层需挂网抹灰,表层需挂网刮腻子。
因为两种不同的墙体上使用的材料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这两种材料在收缩的过程中产生了各自的拉力,就会导致缝隙,所以必须挂网。
c、有沟槽修复的墙面
电路改造时,会在墙上布线,墙面就会有垂直或水平的沟槽。沟槽修复后的墙面位置需要挂网。
沟槽在后期修补的时候,基本上是采取细石混凝土回填、水泥砂浆回填或粉刷石膏粉填。无论是哪种回填,都不是膨胀性的材料,后期易因收缩应力不同而开裂,因此需要挂网。
d、完整且质量比较好的墙面
墙面比较完整且质量比较好,就是墙面上没有开过沟槽,且墙体是已经砌筑完成的,没有后砌的,同时墙上无任何裂纹或裂缝。对于这种墙体,我们批腻子的时候是不需要挂网的。
对于室内批刮腻子,大家一定不要有一个误区,就是墙面上批刮腻子就必须挂网,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批腻子的时候,应根据不同的墙面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2、如何避免后期开裂?
涂料墙面后期开裂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那么在涂料施工的时候,要怎么做才可以尽量避免呢?
a、做好前期准备
①如果前期没做好材料检查,存在涂料质量问题或选型不对、选用了掺假腻子、底漆和面漆不配套或配套性差等,都会导致墙面开裂。
②如果前期没对施工环境做好检测,因施工环境恶劣,温度过低、温差大、湿度大,漆膜受冷热效果等状况,也会导致墙面开裂。
b、做好基层检查及处理
①如果墙体基层本身具有空鼓、污渍、瑕疵、裂纹,而在前期没做好基层检查及处理,那么后期就会导致墙面开裂。
②如果前期没做好基层检查,在刷漆之前水泥底层未经充沛枯燥,PH值碱性过大,就可能会形成墙面涂料开裂的状况呈现。
c、严格按规范标准施工
①如在底漆未干透的状况下就进行面漆涂刷,或首层面漆过厚,未经干透又复涂第二层面漆,使两个涂层伸缩不一致,就会导致开裂的几率变大。
△墙面基层未干透便施工面层致开裂
②如没有按照标准施工,而是直接一遍腻子找平,一遍底漆和面漆,导致了涂料面层不结实,一段时间后,墙面热胀冷缩,底层稍微松动,墙面就容易掉落开裂。
△偷工减料致开裂
③如涂料一次涂得过厚,导致强度低;或没有刷底漆,墙面返碱导致腻子层粉化、开裂。或腻子层过厚,都会导致墙面开裂。
④如新旧墙的结合处、墙与天花板的拼接处、不同墙体类型交接处、墙面有沟槽修复处等,若材料或施工方法不对,也容易开裂。
△墙面沟槽修复处未挂网致开裂
免责申明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与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仅供学习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修改或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