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优势 >> 正文 >> 正文

智能空间的变迁与趋势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5/4/8

一场车载信息娱乐的革命正在呼啸而来。

年,当中国汽车业刚刚踏入车联网时代,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纷纷试水联网车机系统,而喜马拉雅、蜻蜓、考拉FM等音频APP更是积极拥抱车联网,考拉FM甚至升级成听伴,把战略重点转向了车上。

然而,这些互联网视听娱乐公司很快发现,做智能车机应用,犹如是在一个沙漠上建塔,当时的车机联网普及率较低,所用的芯片算力不高,车机运行不流畅并时常卡顿。如果要升级一个应用,增加一个新功能删除一个BUG,需要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无法做到像手机一样即时更新。

更难受的是:车企对互联网运营和资讯娱乐服务比较陌生,没有生态共生共享的概念,用做软件的方式来做车联网娱乐信息业务,致使其服务无法满足车主的需求,一条手机数据线或者蓝牙长期占据车载娱乐信息服务的主流。

时间仅仅过去了7年,当穿梭在年北京车展的新车里时,车主们猛然发现,智能车机早已在大批互联网人才入驻、互联网内卷文化的熏陶中,在新技术创新运用的日积月累中,一日千里,沧海桑田了。

智能座舱、智能空间的新时代,熬过了大气压的沉闷,就这么电闪雷鸣轰隆隆地到来了。

观念和定位是变革的前提

汽车是什么?

是交通工具?对中国汽车业来说,这是10年前的答案了。当国外大品牌还抱着汽车就是交通工具的定位,认为车上过渡娱乐会影响驾驶安全时,中国车企早就用布满座舱的超大屏幕和高保真音响,告诉曾经高高在上的外国同行,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第三生活空间。

谁说,车只能在移动时使用?为什么在静止时不能使用呢?汽车可以是你的影院和音乐厅、你的KTV包房和游戏室,还可以是你的午休房和聊天室。既然手机的主要功能不是打电话而是上网社交买东西看新闻和娱乐,汽车为什么就不能是一个超大型的生活终端?

中国汽车工业从改革开放开始,就希望用市场换技术,取得燃油汽车的崛起,但40年过去了,当中国家电已占据中国市场的大多数并走出国门时,中国油车市场还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从没有什么弯道超车,只有换道超车。随着新能源车和智能第三空间观念的实践和崛起,中国汽车才开始扬眉吐气,震惊天下。

如果说,中国汽车变革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就是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就是让汽车成为懂你的智慧移动终端,让汽车成为你舒适的第三生活空间。

这一理念造成了汽车产业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直接导致智能座舱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智能座舱是指通过集成各种信息娱乐、驾驶辅助和安全系统,为驾乘者提供舒适、便捷和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内部空间,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因为涉及人车互动及车上生活而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