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探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5/4/27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u6ve7m8.html

1.1引言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强化了大气层阻挡热量逃逸的能力,形成更强的温室效应,从而产生了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气候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农作物生长受影响等,因此控制碳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全球议题。

面对全球范围内开展气候行动的趋势,我国从年开始逐渐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主动承担起大国责任,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努力。同时,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我国的发展模式需要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两方面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

建筑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较大,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比重为28.3%,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比重占全国总碳排放的比重为21.9%,建筑领域能否实现碳中和直接决定着“双碳”目标的实现。

1.2建筑领域实施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林立,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优质的环境。然而修建这些建筑必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尤其是在人口愈来愈多的未来,出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建筑项目也不断向大规模、超高层和多功能发展,我国将会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对此,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方法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建筑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为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自身的力量。

建筑领域节能减排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水平,而且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还能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使建筑工程更加科学与高效。

1.3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困境

01、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困境

水泥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不仅为建筑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而且为改善城乡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保障。水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水泥产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以高温窑炉这种高耗能、高排放作业方式为主体的产业。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中,约2/3来自原料石灰石化学分解。年水泥产量10.6亿吨,CO2排放约3.9亿吨;年水泥产量16.5亿吨,CO2排放约5.6亿吨,年水泥产量为23.77亿吨,CO2排放约13.75亿吨。

目前我国水泥企业全部采用了新型干法生产技术,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分析单位水泥碳排放的构成与减排潜力,生产1吨水泥过程中,其中生料煅烧石灰石分解CO2约.7kg,熟料耗煤排放CO2约kg,综合耗电(扣除余热发电)折算成CO2排放约46.9kg。水泥是由水泥熟料掺加矿渣、粉煤灰、石灰石等混合材料与少量石膏混合粉磨制成,熟料生产过程中碳排放约占水泥碳排放的92%左右。

水泥行业通过现有节能及替代石灰石原料技术(因耗量巨大且替代资源很有限)减碳空间有限。大概率预计,未来5年关键窗口期,单位水泥碳排放平均降幅要达到5%,须付出巨大努力。年至年难以实现相关国际机构拟定的目标“kgCO2/吨—kgCO2/吨水泥”,至于水泥工业实现碳中和与CSI等拟定的“单位水泥减碳百分之四十”的目标,需要研发新型替代原料和颠覆性创新技术。

02、建筑运行节能减排困境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