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智能建造的人来说,常常认为智能建造在工程领域的实用性不高。
最近猎头企业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火了,60K高薪聘智能建造方向的建筑设计总监!一时间智能建造师高薪上了热搜。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招聘薪资48-60K
蓝绿双城集团20-50K
国家电网-12-17K
大家纷纷询问,智能建造师究竟做什么?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智能建造的由来和发展:
智能建造是年7月3日国家住建部联合13个部委一起推动的重要决策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到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年8月17日《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有人问,国家有建造师了,为什么还要推智能建造呀?
这就需要研究政策了,《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发展,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融合不够,建筑产业互联网和建筑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不足。
与发达国家智能建造技术相比,我国还存在不小差距,迫切需要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抢占建筑业未来科技发展高地的战略选择,通过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这个说的够明确吧?
什么是智能建造?
智能我们大家都清楚,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智能系统,智能汽车等等,那么无非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结合的新型高度融合型人才,来实现智能!
而建造师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和施工管理岗位,懂管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员。
那么两点结合就是智能建造师:是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管理、机械自动化等发展而成的工程建造+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新型高度融合型人才,是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消防等智能智慧建设项目的建设者和实施者,是既懂传统工程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知识,又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建筑大数据等新建筑技术的高度融合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年各省都在积极开展智能建造工作
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其中,上海市、重庆、广东三地的7个项目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试点项目涉及金地、碧桂园、美好、绿地、万科等多家大型建设单位。
文件要求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尽快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和实施经验。
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发布了一份《关于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的函》。确定在湖南省、广东省深圳市、江苏省常州市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选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策划、建设等过程中开展绿色建造试点,通过积极探索,到年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建造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行绿色建造奠定基础。
报考智能建造工程师的五大理由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政策东风频吹,智能建造的推动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很多人都好奇在“建筑工种繁多,施工企业纷纷要求持证上岗”的大背景下,建工人学习智能建造专业技能究竟有多大用途,值不值得投身于这个新兴行业,今天我们从就业前景、薪资待遇这些方面来做一下分析。
就业前景好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建筑业施工企业有10万多家,从业人员达多万人,而这么庞大的队伍中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的建造师却只有35万多人,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而工法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使得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更离不开广大建造师人才,市场价值也会越累越高。虽然近些年报考一建的考生有多万人,但通过率有待考量,难度系数也比较高。
又加上一级建造师专业细分众多,但每次报考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专业,根据建工人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其他专业的证书,而且从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全知全能的多面手,是行业发展所需,也是稀缺性人才。
智能建造师的存在弥补了建造师在技术层面的短板问题,在市场广阔、人才紧缺的大背景下,智能建造工程师的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客观的,所以建议大家越早“上车”越好!
市场需求大
年新冠病毒催生出的“新基建”逐渐成为行业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