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介绍 >> 正文 >> 正文

建筑午餐Vol4建筑智能把ldq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2/4/30

《建筑午餐》是一言一吾i-Talk新推出的一档对谈类音频栏目,聚焦社会热点和建筑领域新鲜事,闲聊建筑师的灵感与观点,欢喜与烦恼。不定期推送,为建筑爱好者的午餐加点料。

建筑午餐

Volume04

?Vol.4建筑智能,改变未来

?

??点击收听本期音频

AI是一个工具,设计的未来需要建筑师来把控。

——杨小荻

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国际竞赛方案?小库科技x四川省商业建筑设计院

本期嘉宾

杨小荻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

中国建筑AI领域先锋人物

人物简介: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前普集建筑合伙人。荷兰TUD贝尔拉格学院硕士,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设计与计算算法/编程的跨界研究和实践。建筑主要代表作品为深圳湾生态科技园二期、深圳湾活力中心、深圳公明特勤消防站、邛崃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布宜洛斯艾利斯当代艺术馆等。曾在荷兰贝尔拉格学院、重庆大学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参与评图与讲座。建筑评论曾发表于《HUNCH》《时代建筑》《Volume》《ArchitectureDigital》等知名杂志。

-本期话题-

建筑智能,把“可能”变为“可行”

人工智能在金融/互联网/工业生产等领域的探索一直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当人工智能与建筑这样一个传统的行业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本期特别邀请到国内知名的建筑AI公司小库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小荻,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建筑智能”的话题:

建筑智能工具能为建筑行业带来哪些新方向和探索路径?

小库如何创造出好用的“工具”,帮建筑师“解放双手”,更自由地决策?

IT界的创意比拼“黑客马拉松”如何在建筑领域掀起热潮?

五年、十年之后,建筑智能将会如何发展?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存有好奇之心,欢迎收听本期栏目,与我们一同探讨“建筑智能”将如何改变未来。

01

/个人经历/

Julia:了解到您之前在荷兰的贝尔拉格学院学习。其实建筑这个学科是比较普遍,计算机也是,但是建筑+计算机这个学科就很稀缺了,攻读这个方向对你有怎样的影响呢?

杨小荻:在贝尔拉格的学习算是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经历。去之前和去之后,我对建筑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家在学院里讨论得更多的议题是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何去更好地挖掘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或者更好地去和当下的技术做结合,必须要通过数字化或智能化的能力,来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路径。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调一个观点:找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困难,也更重要。但如何找到问题?需要通过分析客观因素来实现。所以我们才尝试着把计算机的逻辑分析和探索能力与设计进行结合,这也是我们最早的出发点:在设计领域之中加入更多更复杂、更真实而且更可靠的客观因素。

Julia:创立小库是怎样的契机?

杨小荻:回国之后,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感知到这个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了很长时间,会时刻困扰着建筑师。其实建筑师私下里聚会的时候都会有各种讨论,有的是对现状的疑虑,有的是对整个行业去向的探讨。所以我们决定成立小库,通过AI智能工具尝试为行业带来一些新方向以及对未来更多可能性路径的探索。

从左至右:小库通过AI重构生成的图片「虚无中的建筑物」“白昼”系列、“星夜”系列、“森林”系列?小库科技

Julia:小库在成立之时有没有向其他同类型的公司学习和借鉴呢?

杨小荻:其实是没有的。在我们之前没有人提过建筑和AI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们在全球范围都是第一家。

首先这个行业本身是个高度垂直的行业,它的学科背景就有非常多的专业知识体系,传统计算机行业对建筑本身的了解不多,也没有这个方向上的研究。

第二这个领域本身比较传统,也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做一些过多的探索。有一些先锋的理论和研究,但把它进行产品化的转变和应用,我们确实是第一个。我们希望把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去解决建筑行业的实际问题。

Julia:在0到1的创业最初期,遇到困难多么?怎么去解决它呢?

杨小荻:肯定是有困难的。首先创投圈当时对建筑行业了解不深,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大家会以为建筑是和结构、工程相关的领域,对建筑设计的了解程度并不深,所以我们主动做了非常多的行业宣传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坑,要自己踩了才知道。但是大家在这个领域真的存在非常痛的认知,“天下苦秦久矣”(笑),整个建筑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度是很高的,所以能一步步地走过来也非常荣幸,得益于大家对这个行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