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吴晓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4日-9日在北京举行。服贸会是全球首个服务贸易领域综合性展会,是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今年,建筑服务专题首次亮相服贸会,展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全新赋能传统建造的行业发展趋势。智能技术将给我国建筑业带来哪些变革?近日,人民网房产频道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丁烈云院士认为,智能技术与传统建造深度融合将催生新的建造模式——智能建造,推动建筑行业带来一系列深刻变革,具体表现为产品形态数字化、建造方式工业化、经营理念服务化、市场形态平台化,以及行业治理现代化。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吴晓琴摄以下为专访全文:人民网房产:什么是智能建造?丁烈云:所谓智能建造,简单说就是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生产、运维服务全过程,改造产业形态,向用户交付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智能化工程产品与服务。智能建造不仅仅是工程建造技术的变革创新,更将从产品形态、建造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形态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重塑建筑业。智能建造将极大提升工程建造效率和品质。比如数字化设计技术,类似于工业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样机”,允许人们在计算机虚拟空间里对建筑性能、施工过程等进行模拟、仿真、优化和反复试错,通过“先试后建”获得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建造过程中,利用建筑机器人和自动化装配式建筑生产线,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将成为现实。人民网房产:在智能建造的助力下,未来建筑产品是什么样?丁烈云:未来的建筑产品可能成为智慧空间,像手机终端一样,有着强大的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建筑产品不再仅仅提供单纯的物理空间,还将融合各种智能技术,打造成具有不同功能的智慧空间,比如“智能建筑”、“健康家居”。建筑产品将更加智能、主动地为用户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人民网房产:实现智能建造的关键是什么?丁烈云: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实现智能建造首先要有工程建造资源要素的数字化。通过物联网,可以对各种工程建造要素进行泛在感知,如“人、机、料、法、环”,甚至包括“品”,即最后的建筑产品,获得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优化,才能够实现智能化设计、施工、运维。人民网房产:我国推进智能建造存在哪些挑战和优势?丁烈云:在工程软件技术方面,我们应该要“补短板”。如数字化建模常用的BIM软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与国外软件相比还有差距。要重视工程软件的研发,给予支持,还要将这些工程软件推向市场,营造好的软件生态。此外,还要尊重开发者知识产权。在工程物联网技术方面,我们要“扬长项”。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比较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同时我国有很多的工地,意味着有了丰富的工程大数据,这是我们在发展工程物联网技术方面最大的优势。通过大数据基础,把物联网的技术移植到工地上来,提高工程效率,推动工程技术发展,促进工程机械升级,提高智能化水平。人民网房产:怎样理解智能建造与绿色建造二者关系?丁烈云:智能建造具体目标有三个,一是以用户为本,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使用户的生活环境更美好、工作环境更高效;二是提升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实现节能减排、再生循环;三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智能建造目标是提高建筑产品的功能和品质,绿色和健康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智能建造目的是交付绿色工程产品,绿色建造的实现过程则需要智能化建造技术的支撑。因此,二者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实现方式则是殊途同归。智慧的本质应该是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以及用户需求的体验相适应的,这样才能够构成绿色与智能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