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证券报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年,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建筑品质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立,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面对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浪潮,多位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对“建筑业拥抱数字化”这一时代主题提出具体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如是说。
杨国强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同时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
和技术的应用推广
杨国强表示,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同时,国家“双碳”目标也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显示,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吨。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
为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他表示,应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推广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应用。在现有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以碧桂园的博智林建筑机器人为例,混凝土浇筑作为工地最脏最累的工序之一,为保证施工进度,以往经常需要人工连续12小时以上高强度作业。博智林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由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地库抹光机器人组合而成,通过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施工班组人员可由传统的12人减少至8人,可实现自动布料、自动振捣、自动找平、自动抹平等工序,并通过多机同时施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建筑工人通过熟练掌握及操作建筑机器人,成为施工技术型人才——智能建造产业技师,转型为技术类人员,同时掌握传统施工和现代化智能建造双项技术,开展人机协作。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及普及,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职业病的同时,提升传统建筑工人的职业尊严,真正实现科技赋能给传统建造。
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杨国强建议,应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具体而言,联合行业权威机构、龙头骨干企业、专家学者等力量,根据智能建造应用情况,加快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施工设备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建造大规模应用。
公司发挥行业探索者、引领者的作用,积极贡献经验智慧,主导或参与我国智能建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年11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受邀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CECS),该委员会将在建筑机器人研发及工程应用调研、组织编制建筑机器人相关标准、研究构建建筑机器人标准体系、组织开展行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工作。
在杨国强看来,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也同样重要。
“相关主管部门协调,出台适用于智能建造的创新监管体系,建立适应智能建造特点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合同履约监管制度。”杨国强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建造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明确智能建造的基本规定、技术指标、评分体系、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内容,逐步完善智能建造评定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加快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准备了有关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建议。“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徐征对记者表示,“体量巨大、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数字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随着新基建快速发展,数字化在智慧城市和智能建造领域应用逐步深入。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住建部提出,要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在徐征看来,建筑产业是个复杂的系统,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转型与创新速度很快,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包括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BIM模型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等等。
徐征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应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第二,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以“业务驱动、技术支撑、产业协同、政策支持、企业家意志”等五个关键因素为支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第三,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第四,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
“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模型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徐征说。
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徐征的另一条建议,是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他认为,建筑垃圾处理已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面对当前巨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明显偏低,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也缺乏从源头上减少工程建设建筑垃圾产生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技术路线和市场需求要在不断磨合和培育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建筑垃圾从产生源头到处理末端有个磨合期,建筑垃圾混装的特性使工厂化处理的产能不能一次性铺开。”徐征表示,几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上游亟待处理的建筑垃圾量不少,中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产能利用率不高,下游使用再生砂石骨料政策引导不够。“破解这个局面的关键在于加强政策对建筑垃圾中下游和中上游之间的衔接和导流。”
徐征表示,健全区域性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建筑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流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他建议,大力发展城市更新业务,不断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提升,不断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建筑,践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坚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建造,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总量;坚持无废城市理念,积极研发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
“政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建设完备的建筑垃圾处理与利用基础设施体系。”徐征说。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训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在成为重塑各国经济竞争力和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会长林龙安说。
今年全国两会,林龙安带来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能城市的建议》。在林龙安看来,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将网络科技为主体的数字科技运用到经营及服务层面,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以人为本的商业和小区服务,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应用
围绕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林龙安认为,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能城市,不单是利用各种科技或实体基建,而是通过科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林龙安表示,要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应用,应以满足市民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迫切需求为导向,加大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投入,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转型,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提供物业管理功能、拼车、租房、快递物流、电商购物等高效、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完善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方面,林龙安提出,应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推动智慧灯杆、智能井盖等应用,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
“通过立法构建公平透明的公民数据使用、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公民信息服务机构和公民服务大数据平台,在城市发展及保护隐私方面取得平衡,形成数据治理、数据开发的数据安全利用机制,释放城市数据要素活力。”林龙安说。
“各地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林龙安表示,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创新智能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智能城市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健康运营,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监管、智慧小区、智慧能源等应用发展,实现民生政务、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一体化、智慧化管理。
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训
林龙安建议,应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大学、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带动牵引作用,加快开设数字经济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课程,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企人才对接机制;支持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技媒体等组织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技能比赛和人才评选,建立行业人才评价体系,搭建人才流动服务平台。
“应加强中学、职业学校有关数字经济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设置,在培训技术研究和应用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引进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高层次人才,加快制定并落实配套保障政策,努力做好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税收优惠等公共服务。”林龙安说。
在林龙安看来,加强内地与香港互利合作,提升数字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亦非常重要。
“香港有5所大学的整体表现和相关学科跻身世界百强,基础科研实力雄厚。”林龙安认为,应鼓励内地高校、龙头科创企业在港合作设立研发机构,整合国际研发资源,利用香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林龙安表示,内地可以深化与香港在数字经济、智能城市发展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港深广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打造智慧大湾区。在香港举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端展会论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用一揽子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准备的建议,包括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多管齐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
陈锦石认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乡村振兴”主题上来,应加快推进集中规划建设,提升乡村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令陈锦石感到非常振奋。他调研乡村基层实际情况时发现,乡村建设用地浪费与耕地限制现象堪忧,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用地分布“小、散、乱”现象突出,分散居住浪费大量建设用地,分散种植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同时,乡村公共设施和服务建设长期缺乏资金,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另外,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发展相对滞后。
为此,陈锦石建议,推进集中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制定各类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美好乡村的建设成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小镇化集中村镇,把乡村用地统筹、集约使用起来,有助于降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成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陈锦石表示,对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应拿出一揽子的信贷和税收支持政策。比如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性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允许相关投资用于企业所得税抵扣等。鼓励企业、个人到乡村投资建设各种富民产业,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为乡村就业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
建立产教融合共享平台
职业教育发展也是陈锦石 “当前,职业教育呈现多头管理,不同类型学校隶属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不同的主管部门,难以形成职教发展的整体合力。”陈锦石建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多个部门,部署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专门化。同时,在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后,应加快制定配套落地操作指引和实施细则,健全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协同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在陈锦石看来,推动职教改革应以产业学院发展为抓手。他建议“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建立产教融合共享平台,实现有效对接。配套相关的制度改革,给予参与企业应有的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
多管齐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未成年人成为网络社会的重要用户群体。但未成年人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在一些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下,不少青少年沉迷“饭圈”追星、手机游戏、短视频直播等,有的甚至参与网络色情、赌博等违法活动,还有些成为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受害者。另外,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偶有发生。
陈锦石认为,在传统课堂教育之外,应鼓励支持营地教育等各种课外体验式教育,在实际环境中增强对孩子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以期增长外在本领,提高内在心智。他建议,强化网络信息管理,营造良好生态,保护未成年人,要用好法律手段重拳整治网络乱象,推进App分级管理,常见主流App必须设定青少年模式。此外,加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督,强化对假冒伪劣儿童食品生产、销售的查处。
“教育管理部门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校园食品安全管控相关意见,充分利用监管部门专业优势和主管部门行政资源优势,形成监管合力,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整改和查处力度。对于假冒儿童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依法加重处罚。”陈锦石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