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市场 >> 正文 >> 正文

数字化推动治理模式迭代创新垃圾分类有了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3/1/20

图自视觉中国

垃圾怎么分类?

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

处理后的垃圾有没有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日前举行的全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大会提出,要突出数据赋能、科技支撑,以数字化推动垃圾治理模式迭代创新,强化垃圾处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垃圾治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路径创新。

接轨数字时代,垃圾分类工作有了“萧山方案”——年8月以来,为实现对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途运输和末端处置的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监管,杭州市萧山区率先创新搭建“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并随着小区垃圾分类的推开逐步布点,于当年12月上线投入试运行。

这是一套什么样的系统?

它为每家企业、每个小店甚至每位居民,设置了一个专属的“智能账户”,每天分类投放的四类垃圾通过数字记录和呈现,因而各居民小区每日、每月、每年收运的次数、重量、质量等内容一目了然。

“智能账户”带来的监管大变革,只是萧山区生活垃圾智慧监管的第一步。在四类垃圾运输途中,专业运输车辆安装的GPS设备、过磅系统,能实时跟踪车辆路线、称重等内容。同时,处置企业在末端对于四类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情况或出处,通过专业设备接入监管系统,让每一吨垃圾都有明确的“去向”。

就易腐垃圾而言,年以来,萧山家中型及以上规模餐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家规上工业企业食堂、余家小微餐饮企业的易腐垃圾实现%签约收运,多个分类小区共25万余户居民和个分类村共15.6万余户村民的易腐垃圾实行专线专运、统一处置,率先在杭州实现了易腐垃圾规范化处置。目前,全区易腐垃圾日均收运量已超吨。

前端分类

在萧山,“全民分类”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智能账户里时刻跳动的数字

智能场景:

一大早,一辆小三轮出现在萧山城厢街道天逸社区金辰之光小区。各居民楼下的收集柜里,装着易腐垃圾的小绿桶已排放得整整齐齐。清洁工孙子荣拎起一个小绿桶,往车上的电子秤上一放,一条语音提示:“编号,2.61千克,交易成功!”

这个数据,被实时记录收集到小绿桶底部的“智能芯”上,同时也传输到萧山区生活垃圾智能“大脑”——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2.61千克的易腐垃圾在“大脑”里就有了“出生记录”,同时在这户居民的“智能账户”卡内有了积分显示。

金辰之光小区是萧山较早实行“智能账户”分类模式的小区。在这里,每户家庭都分到一个带有电子编号的小绿桶。每天,居民下楼时把家里当天装有易腐垃圾的桶放到收集柜,上楼时再把桶带回家,中间称重、清洗、维护事项都由清洁工人完成。

从“拎袋”变“拎桶”下楼,清清爽爽,家家户户都很支持这种收集模式,社区参与率超98%。

萧山方案:

智能账户接入源头分类数据

在源头分类环节,萧山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为每一户参与分类的居民,设立了一个专属的“智能账户”,通过“一户、一桶、一卡、一芯片”的闭环运作,实时接收、记录居民源头分类出来的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重量、分类质量等情况,并在系统后台建档储存。

垃圾分类“智能账户”,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每一户居民的分类溯源和精准计量,建构起了垃圾分类智能监管体系的基础单元,就像居民“水电账户”“宽带账户”一样,逐渐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习惯的一种、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为后续针对性入户宣传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垃圾分了吗?分得好不好?“智能账户”全知道。

其实,除了“小绿桶”,萧山还有“小绿袋”、积分卡等多种形式,就在这一刷、一扫、一称、一扔等动作之间,萧山区各家各户践行垃圾分类的图景便生成了。

萧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多年发现,居民参与率大概到60%~80%就会遭遇瓶颈,而“智能账户”能及时跟踪每户居民每日分类垃圾量和投放情况,这样就能精准定位未参加到垃圾分类中或分类不到位的居民住户,再加上有针对性的入户宣传,能够有效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

截至目前,萧山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覆盖余个已分类小区、百余个村,共计30余万户居(村)民拥有了自己专属的垃圾分类“智能账户”。

中途运输

在萧山,“桶车一致”不仅是车辆颜色的规范,更是智能监控里的路线、动态、数据的一致

智能场景:

从产生到利用,萧山为小区产生的各类垃圾设置了余个“过渡站”——集置点。金辰之光的居民产生的2.61千克垃圾,就被运送到了小区内的集置点。

上午10点,来自卓尚环保的收运员王根来到了这里,他扫描墙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