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市场 >> 正文 >> 正文

医院设计中BIM应用细节实践总结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5/6/15

净高分析与优化

医院项目一般管线系统复杂、空间多变,为了确保各区域净高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留有合理的检修空间,BIM在设计阶段对各个区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管线综合与净高分析。该工作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与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对净高问题进行初步筛查,形成净高问题报告,其意义在于及时调整土建方案或机电主干管的设计路由,既为后续的深化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也使设计师对空间紧张区域有了概念,对下一步施工图阶段的路由调改形成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对管线综合进行细化,将管线排布逻辑合理化,并预留检修空间,伴随设计各阶段的修改,持续复核净高情况,及时反馈问题并优化。最终导出管线复杂区域的典型剖面用以指导施工。

天府康养医学中心

科图设计

混凝土预埋管定位与出图

质子区混凝土中穿行的预埋管主要分为DN以上的预埋管或套管、DN以下的预埋管或套管、沿墙及沿顶暗敷的线管。在收集了工艺、机电、结构、屏蔽敷设等各方给出的限制条件后,便在模型中开展综合定位工作,期间多次与各专业协调,最终定稿后由模型导出定位图,作为施工图出图的一部分。

工艺冷却水体量计算

因设计需要对工艺冷却水的体量进行计算,而设计图中的管线未进行管线综合,直接从图纸中测量计算将引起较大的误差。为配合设计需求,BIM在管线综合完成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对系统进行编号,并分类导出4路工艺冷却水管道长度及尺寸,用于计算工艺冷却水体量。

可视化设计与漫游动画

医院项目的设计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并通过建筑漫游动画来展示项目的各个方面。通过BIM可视化设计和漫游动画,不医院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进而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和沟通效率,也可以作为项目宣传和展示的重要工具,医院传达理念和价值。

天府康养医学中心

科图设计

借助于AR/VR技术,医院项目的参与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项目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对于复杂的医疗工艺,BIM通过可视化方式,将建成后的实际效果在设计阶段展示给设计师与医技专家,提高沟通效率辅助设计决策。本项目通过漫游动画及VR技术,对质子设备施工及后期运营更换搬运路径,开门尺寸优先考虑,改善平面布局。由平面升级至空间,将复杂的质子治疗舱布局真实的展现出来,便于设备供应商与相关专家参与,提出医疗工艺优化建议。

设计BIM与施工BIM的有效传递

为了使设计阶段的BIM成果能够有效传递给施工深化BIM,项目在设计阶段尾声时编制了交接文件,其中交代了模型版本、模型拆分方式、工作集与工作视图的介绍、构件及管道的颜色定义等重要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使施工深化BIM团队快速理解设计阶段模型的工作逻辑,并可方便地传达给整个工作团队。最终,项目实现施工深化BIM直接在设计BIM的成果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工作,使BIM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延续。

天府康养医学中心

科图设计

目前,BIM技术已经深入工程建设领域,在医院项通过合理的BIM应用目标规划,制定出有效的BIM实目上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在医院项目设计开展初期施方案,落实设计阶段BIM模型的建立规范和应用成果标准。医院项目作为多学科设计融合的工程项目,借助于BIM技术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多学科的协同设计、三维设计以及可视化设计。通过BIM技术的协同特点,将各专业以及医疗设备供应商的设计需求融合在一个三维模型中,在设计阶段即可发现各专业之间、结构与设备之间的碰撞冲突,医院项目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BIM技术的三维设计特点可以弥补二维设计表达不够准确的缺点,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较为精确的计算分析,减少设计失误与浪费。此外,BIM的可视化特点还可支持模拟不同设计方案,预测可能性影响,辅助决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医院建设项目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BIM技术可能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管理和预测性分析。通过更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设计团队可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提高项目交付的成功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