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及基本参数
1.起重机械的分类
(1)轻小型起重设备分类
(2)起重机的分类
起重机可分为: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缆索型起重机
臂架型起重机包括:门座起重机和半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悬臂起重机等。常用轻小型起重设备
(1)起重滑车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
(2)卷扬机
卷扬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牵引拉力;
2)工作速度,卷筒卷入钢丝绳的速度;
容绳量卷扬机的卷筒允许容纳的钢丝绳工作长度的最大值。如果实际使用的钢丝绳的直径与铭牌上表明的直径不同,还必须进行容绳量校核。
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流动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流动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重高度等,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吊装载荷吊装载荷是指设备、吊钩组件、吊索(吊钩以上滑轮组间钢丝绳质量)、吊具及其他附件的质量总和。
(2)计算载荷
1)动载荷系数
起重机在吊装重物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起吊机具负载的影响而计入的系数。在起重吊装工程计算中,以动载荷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动载荷系数K=1.1。
不均衡载荷系数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1.1-1.25。对于多台起重机共同抬吊设备,由于存在工作不同步而超载的现象,单纯考虑不均衡载荷系数K2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工艺过程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吊装计算载荷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Qj=k1×k2×Q
式中Qj——计算载荷;
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
额定起重量1)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2)采用多台起重机抬吊时,多台起重机抬吊所受合力不应超过各台起重机单独操作的额定载荷。
3)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通常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
(4)最大幅度最大幅度即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
(5)最大起重高度最大起重高度应满足H>h1+h2+h3+h4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1.简单了解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等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站车位置一旦确定,其幅度也就确定了;
(2)根据被吊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站车位置,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幅度、臂长,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5)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要求,则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1)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
(2)根据其地质情况或以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3)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
(4)吊装前必须进行基础验收,并做好记录。
吊装方法与吊装方案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编制说明
2.编制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2)设计文件。
(3)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2.设备参数表应包括:设备名称、数量、设备位号、主体材质等。
3.施工平面布置
4.吊装前状态
例如:到货时间、形式,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名称,设备基础及安装就位周边环境等。
吊装稳定性要求一、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起重吊装作业失稳包括:
1.起重机械失稳
2.吊装系统失稳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1)起重机械失稳1)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起重臂杆仰角超限等
2)预防措施
严禁超载;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严格机械检查;起重臂杆仰角最大不超过78°,最小不低于45°。(2)吊装系统的失稳
1)主要原因
多机吊装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2)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步;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1)主要原因设计与吊装受力不一致、设备构件刚度偏小
2)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
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提高刚度。
桅杆的稳定性1.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1)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得超过45°。
(3)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4)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5)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地锚的种类及要求地锚的作用是固定缆风绳,将缆风绳的拉力传递到大地。目前常用的地锚类型有:
(1)全埋式地锚: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适合于重型吊装。
(2)活动式地锚:一般承受的力不大,重复利用率高,适合于改、扩建工程。(3)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
桅杆使用的要求(1)桅杆的使用应执行桅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不得超载使用;
(2)桅杆组装应执行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桅杆组装的直线度应小于其长度的1/,且总偏差不应超过20mm;
(3)桅杆基础应根据桅杆载荷及桅杆竖立位置的地质条件及周围地下情况设计;
(4)采用倾斜桅杆吊装设备时,其倾斜度不得超过15°;
(5)当两套起吊索、吊具共同作用于一个吊点时,应加平衡装置并进行平衡监测;
(6)吊装过程中,应对桅杆结构的直线度进行监测。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