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这一概念的广泛接受是和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密切相连的,“本质安全”和“安全”性质是一样的,其区別在于“本质”二字。
“本质”之“本”,就是“根本”,理解为“自有”,是固有的,不是外界赋予的;“本质”之“质”,就是“特质、特性、特有”等意思。简而言之,“本质”就是“固有的特质”。以前我们常谈的安全,其坏境条件或者状态是依靠外界约束条件作用下来维持“稳定”或降低风险来实现,一切外界条件失去,就会转变为“危险”,有可能导致事故;那么现在我们谈“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一,使各种危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具体到建筑行业,对本质安全的最好诠释,则是指在建筑施工现场抓好“人、机、料、法、环”关键要素处于受控状态。
那么该如何实现施工现场五大生产要素的和谐统一,达成本质安全目标统一?在当下“互联网+监管”的新技术驱动下,利用#百脑汇#智慧工地信息化手段来解决消除施工现场随机发生的不确定性,是践行建筑行业高质量发生的着力点。
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核心要素,彻底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参建各方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基于智慧工地物联网平台,包括如劳务实名制在内的管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塔机安全监控模块、升降机安全监控模块、AI智能识别模块、吊钩可视化模块、环境侦测模块等。
建筑业的本质安全是致力于以互联网系统为平台,通过繁杂的现象和复杂的关键因素,透过大数据算法、智能分析、科学决策,实现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的恒久型本质安全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