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年与年入围分数线;第二板块为清华大学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部分内容;第三板块为清华大学学校简介与强基计划特色专业介绍。
01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0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一、机构与原则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强基计划招生及录取工作按照综合评价、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二、招生对象各省(区、市)符合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
三、招生专业
四、选拔程序(一)确认高考结束后至出分前,我校将组织考生在报名系统内进行确认,考生可以对所填报专业进行确认,并再次明确是否服从调剂。确认环节过后,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专业修改申请。考生同时还需确认如可入围,是否参加后续考核环节。
(二)入围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下同),按照生源所在省份各学科类的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同时入围),并公布入围分数线。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且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以破格入围。入围结果将在报名系统内公布。(三)考核包括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和身体素质测试等环节。01基础能力测试面向所有考生,以笔试方式进行。理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理科基础、学科探究等;文科类专业测试内容包含数学与逻辑、文科基础、学科探究等。02综合素质考核包含专业志趣考察和面试。专业志趣考察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对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03身体素质考核将以体质测试方式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四)综合成绩折算综合成绩按照高考总分(按满分85分折算)+高校测试成绩(由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组成,按满分15分折算)计算形成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高校测试成绩、高考总分。其中:01高考总分折算方法:考生高考成绩/本省高考满分×85(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02高校测试成绩折算方法:高校测试成绩按照满分15分进行核算(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五)确定录取六、培养方案(一)设立书院,统筹推进强基计划。学校新设立五个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书院针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设计专门培养方案并匹配相关资源,各专业培养方案详见附件。(二)因材施教,改革学生培养模式。针对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单独编班,配备有热情、高水平的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三)科教融合,加强学生使命驱动。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强基计划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四)本研衔接,贯通不同阶段培养。我校将强基计划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五)开放交流,提升国际交流水平。发挥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优势,聘请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科学家给予指导、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六)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录取专业之外的专业就读。(七)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学校将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03学校介绍一、学校概况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工程”、“工程”。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年更名为清华学校。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年迁回清华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二、强基专业概况(一)致理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致理书院,负责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如下表所示:
书院
招生专业
相关院系
致理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科学系
物理学
物理系
化学
化学系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宽广的自然科学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备在现代数学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并成为学术领军人才的潜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交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不同职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核心课程包括大学物理、程序设计基础、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专业泛函分析、统计推断、动力系统、代数几何、随机分析、有限元方法等。
物理学
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宽广的科学知识,有志趣、有能力在基础物理、应用物理的相关领域就业或者进一步深造;具有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可成长为行业和社会中的骨干人才。核心课程包括高等微积分、线性代数、基础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电子信息类课程、分析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激光与近代光学、广义相对论、天体物理、计算物理等。
化学类
旨在培养对化学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基础理论扎实、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具有批判思维和国际视野、并立志为化学事业奉献毕生的高层次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微积分、化学原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
生物科学
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核心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生物学概论、药学导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
使学生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定量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具备在现代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继续深造并成为学术领军人才的潜力。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拓扑学、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数学规划、常微分方程、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高性能计算等。
(二)未央书院清华大学年成立未央书院,负责强基计划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
未央书院理工双学位专业设置
招生专业
工程衔接院系
数理基础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建筑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土木水利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环境工程
环境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精密仪器系
数理基础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系
数理基础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
数理基础科学+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工程物理
工程物理系
数理基础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数理基础坚实、综合素养优秀、创新意识突出,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和管理实践有机融合,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能源互联网、基础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国家安全等国家战略性关键领域,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基础物理学、基础物理实验、量子力学、化学、生物、材料、信息、工程基础,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能源互联网、基础软件、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智能制造、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三)探微书院探微书院作为清华大学为落实教育部“强基计划”而成立的书院之一,承担化学生物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衔接院系
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系
化学生物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系
化学生物学+环境工程
双学士学位
环境学院
化学生物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双学士学位
环境学院
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
双学士学位
医学院
化学生物学(药学方向)
单学士学位
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具备坚实的化生基础、突出的创新意识,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化学原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数理和工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信息、电子、机械等基础课)
(四)行健书院清华大学年成立行健书院,负责强基计划的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含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钱学森力学班(年入选拔尖计划)从年起加入行健书院。
书院
招生专业
理-工衔接双学位的工程专业方向
衔接院/系
行健书院
理论与应用力学
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
土木水利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烽火班)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车辆工程
车辆与运载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航天航空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理论与应用力学(钱学森力学班)
理论与应用力学
聚焦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数理和力学基础扎实、综合素养高、创新意识强,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高等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基础类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以及相关实践训练等主修课程。
(五)日新书院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负责强基计划历史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
哲学类
清华大学哲学系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于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要支撑。清华哲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哲学专业知识,传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品格的哲学通才和哲学专才。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哲学导论);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美学等方向)。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清华大学中文系前身为年清华学校大学部设立的国文系。致力于培养兼具通识素养和中文专业基础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包括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相关方向),其中古文字方向必选课程包括古文字学、甲骨学通论与资料选读、青铜器铭文通论与选读、战国文字通论与资料选读、秦汉出土文字资料通论与选读等。
历史学类
清华大学历史学科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是中国“新史学”的发源地之一。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和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基础课程27学分(含牛津Tutorial研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6学分(分设中国断代史、世界国别史、专门专题史三大类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