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智能建筑 >> 智能建筑资源 >> 正文 >> 正文

精益建造,中建三局打造黄埔速度

来源:智能建筑 时间:2023/5/5

——中建三局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项目封顶纪实

12月3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中建三局承建的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向开发区成立35周年献礼。

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项目位于被誉为“湾顶明珠”的广州市开发区知识城,是粤港湾大湾区信息技术产业“奇点”工程、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36.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纳米创新集群”,助力科学城建设为全球影响力的纳米技术产业高地。

超前谋划,“跑”出开发区新速度

不同于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此次项目面临的是EPC“交钥匙”总承包模式,前期勘察、规划报批、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一整套流程均需项目全权负责,即从拿到一块工地开始,公司便需深度介入进行全过程管理,最终业主只用拿着项目交的“钥匙”“拎包入住”。面对36.2万平方米综合体的大体量工程建设,留给项目包括设计、建造到主体结构封顶的工期仅有日历天。

“时间紧任务重绝不是一句空话,项目这次是实实在在面临着一场硬仗呐。”项目经理戴明智拿到合同书后不免发出感叹。

揽了瓷器活,就得当好金刚钻。项目团队不等不靠,加强谋划,统一部署多项工作并进,科学城集团、知识城建设分局、业主科信产业投资公司等多方单位全力给以援手,以平均两天半四个节点的高效互动,共同打响了一场携手共进的攻坚战。从建设方案审批到下发工规证仅用时2个月,创造了开发区记录;方案设计到施工用图审查耗时仅天,进度比同体量工程领先了整整半年时间。

自年1月1日正式进场以来,项目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EPC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提前筹谋总体工期策划,并通过设计比选,兼顾全局平衡,选择出性价比最好的设计,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资源组织安排,为工期进度做足“顶层设计”支撑。

在基础施工关键期的7至9月广州降雨不断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项目部投入12台60吨重的旋挖钻机,在烈日与雨水之间见缝插针,24小时不间断施工。春节前夕,管理人员仍坚守一线岗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根支护桩的施工,并保证了“零缺陷”“零事故”的安全目标。为按期完成节点目标,项目组织开展“大干百天”劳动竞赛,迅速掀起施工热潮,创造了广州市首个EPC项目“当年设计、当年报建、当年开工、当年封顶”的建造奇迹。

技术引领,“攻”下大跨度高空支模

在抓进度的同时,项目也高度重视技术引领,为高质量履约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6号楼呈“品”字型建筑形态,上部局部梁板悬挑出天井上方,需要搭设外架来进行支撑,若采用传统的满堂架方式,搭设的架体高度高且重量大,而巨大的荷载通过满堂架传递至底部的地下室顶板时,极易造成顶板结构变形甚至破裂,危险系数极高。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项目技术人员经过缜密比选,创新性提出高空桁架模架体系系统解决方案,采用高空钢结构工具式悬挑平台作为净高50m、净跨16.8m、宽度5.7m、高度1.1m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平台,再在平台上部用斜拉工字钢来“分摊”荷载,起到双重保险作用。

“工具式的钢桁架平台方案,受力形式、更稳固,承受荷载能力比起满堂架提高一倍以上,安全保障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也方便日后拆卸,成功解决了大跨度悬挑高空支模这一业内难题,也大幅节省施工成本。”项目设计技术部经理宋建三向记者介绍该技术方案的优越性。

此外,项目加强智慧建造管理,运用BIM技术在专业图纸防碰撞检测、机电管线综合深化、楼层净空分析、施工方案验证、三维交底、工程量统计等方面进行建模分析,预先发现问题,有效解决三维可视化精确算量与模拟交底需求。项目工区也建设成立VR实景模拟观摩室,参观者可以直观的切身感受项目完工后的整体形象,工程装修风格和整体园区布置效果都可一览无余,有效保障了后续施工智能化、高效化推进。

精益建造,“立”起湾区品质典范

项目自进场以来,便确立了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和鲁班奖的管理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项目部深入推行中建三局提出的“精益建造”理念,确立“三减两降一提升”的施工目标,在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品质提升。

为加强精细化管理,项目部推出样板引路制度,做到标准统一、指标量化。对施工过程中的48道关键工序进行样板策划,并专门制作了各类施工样板进行现场展示,要求每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样板来进行施工。

“在现场样板引路未完善之前,工人们对质量把控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场模板安装经常出现问题,核心筒剪力墙模板加固不到位,垂直度存在偏差,钢筋绑扎也常常不合规范,混凝土浇筑时收面时也经常需要重复多次处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力。”项目建造总监李雄告诉记者,“自从项目样板引路方案实施后,现场对每道工序有了统一的标准,明确了对止水钢板、对拉螺杆、模板加固、钢筋绑扎等要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验收一次通过率大幅度提升,有利地确保了施工质量和项目的整体工期进展。”

在施工动态管控过程中,项目全程监控跟踪、及时纠偏,在工序完成后对各项控制指标实测实量、数据上墙,及时分析总结,确保达到“零缺陷”、“零事故”、“零返工”、“零窝工”的管理目标。

追求质量的同时,项目采用精益建造中“三级四线”的计划管理方法,根据总计划科学分解各业务版块和各专业计划,多项任务串联开展,同时将报批线、设计线、施工线及招采线组成工程进度节点控制地铁图,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合理完善工序穿插,减少资源浪费,实现“零浪费”、“零库存”,大大节省施工成本,获业主高度评价,并迎来中科院国家级纳米材料研究等单位共计余人现场观摩。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戴明智表示:“眼前取得的成绩只是暂时的,项目全体员工将继续秉承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先行者风采,朝着接下来的各大节点目标全力以赴,以匠心铸精品,为开发区的腾飞添砖加瓦。”下一步,项目部将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安装装饰装修、园林景观等工作之中,必将向开发区交出满意的答卷,为“中国纳米谷”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周文静

编辑刘红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