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义教授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给水排水作为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提供基础条件保障的行业之一,担负着重大责任,并伴随国家的重大需求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在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为行业提供核心人才支撑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专业),近年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办学规模上,目前全国给排水专业办学点已经达到近个,年招生数和毕业生数都过万人,在校生4万多人。在办学质量上,经过多年改革,确立了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为理念,以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等为核心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体系:形成了由“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文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标准”组成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走上了规范化办学之路。这些都为培养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
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教育部近年提出新工科建设要求。新工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是一致的。对于给排水这样的传统工科专业,新工科建设就是要研究新的人才需求,进行新的改革。伴随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专业改革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需要研究的是:行业有哪些新发展、对人才有哪些新需求、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给排水专业如何进一步改革以适应新需求。
1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近年,给水排水行业呈现快速、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脱离传统的土木工程框架,大量吸收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控制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逐步走向设备化、装备化、仪表化、信息化、智能化,工程与社会、经济、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些新发展,必然使行业对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新的变化。以下仅举几例典型的代表性情况。
(1)给水排水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伴随智能化技术的进步,给水排水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即智慧水务或给水排水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智能化检测监测技术、水厂的智能化运行与管理、管网的智能化模拟与监控、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智能化计量与用户服务等等。这些新技术突破了传统给水排水技术的范畴,与互联网(物联网)、自动化、大数据、智能算法等高新技术密切相连,成为给水排水行业技术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要保证这些技术合理的高质量的运用不能仅靠给排水专业人才,必须大量吸纳相关的专业人才加盟给水排水行业。但是在给排水专业和相关专业人员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或接口,给排水专业人员应能提出相关的技术需求,再由智能化的专业人员来具体实现,这就需要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然而在业内普遍的现象是:给排水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不甚明了智能化技术及其进展,难以提出深入的应用需求;而智能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给排水工艺又缺乏认识,也难以准确满足给水排水行业对智能化的期许。这一脱节现象影响了智能化技术在给水排水行业更深入的应用与创新,也可能因此产生“花架子”工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排水专业已经将“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列入专业核心课程,但是在智能化相关知识方面仍显薄弱,难以很好满足行业智能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求。培养一批既懂给排水工艺技术、又了解智能化相关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
(2)水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近年,业内出现了若干新的热点问题,包括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这些问题中涉及的单项专业技术基本还是在给排水专业的知识范畴内,但需要以系统化的思维运用专业知识,考虑综合解决方案。诚然,上述热点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有些是业内近年产生的新思路,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如前所述,在近年的专业改革中已经确立了以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为理念的行业发展观,所谓水的良性社会循环,就是将给水排水作为一个整体水循环体系,考虑综合解决方案。专业名称由“给水排水工程”变更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然而,在以往的专业改革实践中,较多地偏重于课程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较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