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 因地制宜 建管并重
老旧小区换新颜升级改造惠民生
本报记者籍明泉通讯员苑宗辉
老旧小区改造倾注着党和政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决心,也寄托着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我市坚持应改尽改的原则,内外兼修提“颜值”,再次推动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居民1.4万户。来自市住建局的最新统计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全部进场施工,进度已经完成70%以上。
加快推进部分工程已经收尾
搭脚手架、清理杂线、雨污分流……眼下,进入襄都区南长街街道黄园小区,工程施工现场一片忙碌。这个小区有26幢建筑、户居民,建成于年,因墙面破损、道路坑洼、车辆乱停等问题,被居民们屡屡诟病。作为今年全市最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黄园小区坚持“面子”和“里子”内外兼修,除了实施楼顶防水、道路修缮、内外墙粉刷、绿化提升等改造,还将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公共区域照明、强弱电整治等一系列工程。
相较于正在施工阶段的黄园等小区而言,信都区中华大街机务站小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则已经收尾。进入该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外墙屋顶,平坦干净的路面,全覆盖的实时视频监控和智能消防、门禁系统……“困扰十多年污水外溢、内涝积水问题彻底解决了。”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如今生活在这里,“舒心”是最恰到好处的形容。
“今年以来,我们严格督促各县(市、区)坚持疫情防控优先,有力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设计、工程招标等开工准备工作,建立了登记报告、督导检查、定期调度和通报、季度考核、观摩评比‘五个机制’,督促各地加快工程进度。”市住建局四级调研员刘建中介绍,尽管受疫情防控、汛期降水等因素影响,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各项任务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前,个小区已全面进场施工,开工率%,全省排名第一,其中已完工小区13个。根据计划,预计将于10月底全部完工。
因地制宜实行“8+N”改造模式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百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