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开华为半年,就打造了一家融资多万、吸引李彦宏入股的独角兽公司的“天才少年”稚晖君,到26岁实现年薪百万、拥有超2万B站粉丝,却自谦“只是幸运而已”的新晋“天才少年”宁博宇,关于华为“天才少年”的话题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就在上个月,华为官宣再启“天才少年”计划,希望从全球招募到有能力、有意愿挑战世界级难题的“天才少年”。消息刚发布,就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募对应聘者的学历、学校并不设限,但要求他们在人工智能和算法等相关领域有特别建树。
从此前的少年班到如今的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如何将“早慧”少年培养成才,是世界的共同课题,但直到今天,也没有找到一套放之四海皆适用的培养模式。
文、编丨Kate
图丨网络
01.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世界级课题,大牛导师指点,5倍薪酬
延续往年的惯例,华为在今年的计划中,为“天才少年”们提供了世界级的挑战课题,大牛导师,全球化的平台和资源,以及5倍+的薪酬待遇。
谈到“天才少年”计划的设立,就不得不提当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次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宣布了这项招聘计划。任正非在当年的公司管理团队会议上讲过一段话,他说,华为会在本年度从全世界招募20-30名“天才少年”,次年再招-名。这些天才少年,要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于是,年成了“天才少年”计划启动的初始年。
任正非还表示,“天才少年”的定位主要用于入职时的定级定薪。所有新员工在入职培训时,都要踊跃回帖,解答张榜公布的题目。在读过帖子后,专家会找感兴趣的新人喝咖啡,在交流的过程中选人,并为新人当场定级、定岗。
“如果他认为你可以培养,职级就会被定的很高。为什么非要从最低级别开始起步呢?他也可以把你拉进他的项目组,直接就进入大项目组。”
任老的这段话,也诠释了华为一直主张的“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用人理念,让老、中、青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在开放的环境中向前发展。在任老看来,年轻人最有突破能力的是25-35岁;而有经验、有资历的人具备架构能力。架构和突破同样重要。失败,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实战锻炼。
当然,华为的“惜才”也体现在高薪方面。以“天才少年”的年薪为例,薪酬分为三档,最高档为万元-万元;第二档为.5万元-.5万元;第三档为89.6万元-.8万元。
华为CFO孟晚舟也曾谈到,华为最大的财富是人才存储、思想存储、理论存储、工程存储和方法存储,以及内部流程管理的高效、有序的存储,这些才是财报背后,华为的真正价值。
尽管重视人才,华为却从不垄断人才,也不阻拦像稚晖君这样的“天才少年”离职创业。任老说,“我们不能垄断人才。员工想出去创业或到其他公司去,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价值,对国家都是有用的。”
对于如何用好人才,任老认为,要强调专家垂直循环机制,不能让专家在一个岗位上呆很长时间,要到“前线作战”。专家循环的目的,是让他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解决实际问题。
02.
“天才少年”的真实故事:
前有创立独角兽的稚晖君,后有斜杠少年宁博宇
在华为招聘的上百名“天才少年”中,最知名的非稚晖君莫属。作为曾经的华为AI架构师,风靡B站的UP主,稚晖君在离职创业前已经是风云人物。
稚晖君,原名彭志辉,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天赋异禀的他,在中学时期就获得过多次物理竞赛大奖,在5年又顺利拿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一直热衷于研究计算机科学的他,转向了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
8年硕士毕业,他进入了OPPO研究院,成为了一名AI算法工程师。年,“天才少年”计划启动的第二年,在经过技术面试、专家面试、主管面试、总裁面试等7轮面试后,稚晖君成功入选了华为“天才少年”团队,一毕业就拿到了百万年薪。
加入华为后,他成为了计算产品线昇腾的AI边缘计算专家。但科技迷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重身份——B站知名UP主,拥有万粉丝的“稚晖君”。
在发布的B站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他的各种创意发明,比如能给葡萄缝针的机械臂,会直行、拐弯、躲障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还有用手臂操作电脑的桌面机器人。尤其是他自制的配备了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单车操作视频,播放量高达近万,还曾得到任正非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