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茗观察
作者:四叶草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世界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时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品牌,任重而道远。
生产力的变革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就是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将会推动产业升级与生产力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进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建筑业的深化改革与科技跨越也形成了同步推进、高度叠加的态势,建筑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将推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影响建筑生产效率的因素
影响建筑生产效率的因素有劳动者、物料、工具、施工组织、质量安全等。从劳动者和物料两方面来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作业人员具有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年龄逐年增长、以高强度体力劳动为主等特点,使得人员素质提升难以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施工物料的低集成度、高时序性、需现场加工安装等特点,使得物料管理的重心更偏重于组织协调而非物料本身。
在工具、施工组织、质量安全方面,工具的便捷化、智能化的快速应用和发展,降低了劳动强度(含脑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施工组织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完善的施工组织可大大增强项目生产效率;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品质工程”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全第一”支撑着“生命至上”的重要思想,“质量不返工、安全无事故”是管理目标,也是责任担当。因而,对于建筑生产效率的影响,施工组织是核心因素,质量安全是关键因素,生产工具是重要因素。
相较于传统的工程生产和管理方式,科技以快推广、高效率、高转化等特性,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和路径。
科技提升建筑生产效率
目前,项目管理中还存在施组方案编制水平不高、计划和现场存在两层皮、风险识别缓管控线路长、施工现场数字化程度低、数据信息价值挖掘浅等施工组织管理难点,以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技能不高、施工现场危险源点多面广隐患多、现场管理粗放效率低等质量安全管理难点。
针对这些难点,采用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统一应用、数据和技术平台,通过业务集成或数据集成劳务实名制、危大工程监测、VR教育、扬尘噪音监测、塔机安全监控等子系统,实现对人和物全面感知、信息协同共享、风险智能预控、决策科学分析的建筑施工数字建造新方式,可显著提高项目生产和管理效率,加强风险防范和信息决策能力,提升工程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以科技为手段,以提升建筑生产效率为目的,可以从组织设计、人员管理、物料管理、机械设备等十个方面进行持续地技术投入和项目管理优化,用科技为管理赋能。
图1科技解决方案
图2BIM+智慧工地应用场景图
1.组织设计
利用BIM、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