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baidianfeng/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20日结束,中国冰雪健儿斩金夺银,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地飘扬在赛场之上。而来自我省的选手苏翊鸣获得一金一银,书写了冬奥会的山西篇章。冬奥会的“山西色彩”不仅如此,冬季两项、越野滑雪赛场上的DJ邢小川、田宏强,以及为赛事服务的“山西造”杀菌机器人、包裹消毒剂和智能安检门等等,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冬奥会做着贡献。或许没那么引人注意,但更加光彩的,其实出现在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正逢立春节气,于是,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以一种最中国的形式,惊艳了世界,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和最浪漫的情怀。
而这,也是山西献给冬奥会的另一份礼物,因为,节气文化最早诞生的地方,很有可能就在山西,在山西的陶寺。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代中国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认识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的一种时间知识体系,是劳动人民长期农业实践的总结。二十四节气的最终定型,大约在秦汉时期。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门客编纂的《淮南子》中,出现了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而最终成书于战国时期,传说中记录了上古重要文献的《尚书》的《尧典》中,已经出现了“二分二至”的记载。而据说商朝,人们使用四个节气,周朝时增加至八个,这便是“四时八节”的由来。古代中国的农业大约诞生在一万年以前。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所以古代中国人对天象、天气等自然现象的观测和认知必定同时开始。考古发掘成果表明先民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量进行天象观测,比如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年)出土的彩陶上绘有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又如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新石器时代岩画上刻有星云、星象和太阳图案。刚开始,先民通过观察星空的变化来感知四季的变换,总结出了诸如北斗星斗柄方向指示四季的知识。但他们发现通过星空的变化来掌握气候的变化过于粗疏,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太阳上。先民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相应移动。根据这种现象,他们发明了一种最古老的天文仪器——圭表。圭是水平放置的一把尺,表是直立的一根标杆,通过圭与表的配合可以测量正午日影长度。通过统计正午日影长短的周期变化,先民最早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长)两个节气。并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时刻,确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圭表测影方法的出现,在天文上促进了“地方性”文明向“世界性”文明的转变,对于国家形态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圭表测影的方法确定方向和建都的位置,是《周礼》中对于“惟王建国”的基本要求。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即是利用圭表测影来确定,它也代表着国家政治中心的所在。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出土一件残长.8厘米,且有43个色段端点的漆木杆,疑似标注中天日影的圭尺。一般来说,测量日影、标定时间是独属于王的权力,而陶寺是传说中古代圣王尧舜的都城。上古的典籍《尚书·尧典》中又有“帝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记载,考古发现、传说和文献三者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了陶寺不仅是最早中国诞生的地方,也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开端。年,陶寺又发现了一处半圆形建筑基址,后被称为陶寺观象台,考古学家与天文学家的合作研究推定其为中国最古老的史前天文台遗址。该观象台呈半圆形平台,有三个圈层的夯土结构。第一圈的半径大约18米,第二圈大约有24米,第三圈大约为50米。观测中心和12条由夯土柱构成的观测缝呈扇状辐射排列,观测中心距观测缝的距离约10.5米,各缝张角大多在1度到2度。该遗址具有祭祀的功能,但更可能是与观测日出方位测定节气有关。观测日出方位定节气是非常古老而基础的天文观测方法,它简单而又直观地揭示出太阳的周期性运动规律,从而可以确定节气。考古学家对该遗址的复原以及多次模拟观测表明,这处建筑一个十分精巧的日出观测点:夯土筑之间狭缝非常狭窄,确保太阳视圆面在狭缝与山的轮廓相切,太阳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等天文基本点上,恰好从特定的狭缝中央升起。这说明陶寺时期古人已经掌握了比较完善的日出方位规律。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经过长期观测经验的积累才可以,表明陶寺时期观测日出方位定节气的方法已经发展到成熟完善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山西队所做出的《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灾地模拟观测报告》指出,“陶寺观象台总计12道观测缝,从观测点可以观测到冬至-夏至-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的缝中线日半出或日切。这12道缝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功能,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7号缝向南间隔5道缝至冬至日半出,间隔5道缝至夏至日半出。除2号缝观测冬至、12号缝观测夏至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用一次”。当然,考古学家同时注意到,虽然少数观测缝与节气有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但误差仍然较大,平均在4天左右。所以考古学家认为陶寺观象台的具体观测方法还值得更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的李勇在《世界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陶寺观象台及其可能的观测年代》一文中说:“年前的陶寺先民,可能受到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一方面仰观天文知识不足、天象观测精度低下;另一方面他们对太阳周年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节气的认识尚处浅显阶段……在此情形下,他们最初观测的可能是陶寺文化中的特定日期,以指示从事某些生产、生活和祭礼活动的时间。而这些日期经过演变,并逐渐固定下来,或许就与后世的节气相关联了。它暗示着先民对节气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陶寺观象台的观测正好处于这一萌芽时期。或许陶寺观象台就是一个年前萌芽状的节气观测系统。”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说:“二十四节气处处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智慧,既具有安排生产生活时序的功能,又可以用以防灾避疫、养生保健,还引导中国人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无论如何估量都不为过。”穿过陶寺观象台夯土柱缝隙的阳光,既是山西先民智慧的闪光,也是华夏文明升起的曙光。山西晚报记者李遇雨水节气和民俗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到3月4日或5日,节气当天太阳黄经为度。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元代的时令书《月令七十二候解》中说,将一个节气分为三候,三候正好是一个节气。书中解释说,“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雨水的三候,初候为“獭祭鱼”。意思是到雨水节气,河水解冻,鱼开始上游,被獭所获,放在身上好像祭天一样。二候为“鸿雁北”,鸿雁是知时之鸟,天气寒冷就在南方过冬,等到天气渐暖,则向回返北方。三候为“草木萌动”,到这时,天气更加暖和,草木萌发,就到了耕种的时候了。有首作者无考的古诗,正是如此描述了雨水节气: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因为还未到农忙时候,所以几千年来,雨水节气的民俗活动,也显得闲适而饶有趣味。雨水时,出嫁的女儿会带丈夫去给父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丈夫要在上面缠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称为“接寿”,意思是祝父母长命百岁。雨水蕴含着“雨露滋润帮助生长”的涵义,所以,雨水节气之时,也是人们为子女认干爹的时候。他们求神问卦,找到和子女生辰八字相配的人,让子女认作干爹,也被称为“拉保保”,保护子女顺利健康成长。当然,更重要的活动还会和农事有关。节气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久而久之传之长江流域。在南方,雨水节气时,有个“占稻色”的活动,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山西晚报记者李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061.html